的牌匾上排在第一位的桂花酒,颇为疑惑地问道。
另一个黑衣男子嘿嘿一笑:“我倒是听说了一点。”
“那你快说。”
男子朝酒肆里努了努嘴:“曹家少爷新娶的那个媳妇,你知道是什么身份吗?”
“不知道。”
“我也是听别人跟我讲的。”男人继续压低声音说道:“曹家新进门的少奶奶就是原来朱家掌柜的女儿。”
“什么!这不可能吧!没听说过这两家是亲家呀,要是亲家,这曹家还能去告朱家的?”
“哪有什么不可能的,这曹家少爷前脚刚娶了个媳妇,后脚就得了酒方子,哪有这么巧的事。要我说这曹家也是吃相难看。居然还去衙门里头告状,倒打一耙说桂花酒的酒方子是他家的,让朱家赔偿。”
“朱家偷了曹家方子?开什么玩笑,朱家都做了二十几年的桂花酒了,这曹家现在才说是他们家的方子,谁信啊?”灰衣男子不以为然,也压低声音回道,“现在谁不知道是这官老爷收了曹家的钱,乱判案子。就是不知道曹家手里的方子是怎么来的,难道这酒方子是这新少奶奶的陪嫁?”
黑衣男子一把扯过他,头挨着头压低了声音继续说:“这事可蹊跷着呢,我问你,要是曹家和朱家是正常议亲,这镇上的人能不知道少奶奶是谁吗?当初大婚的时候也没大办吧,悄而无声的这事就成了。而且你想呀,这酒方要是陪嫁,陪嫁单子上可要黑纸白字的写着,那在衙门的时候,朱家还会输?”
“那这岂不是新娘子偷”
灰衣男子听了之后一阵惊呼,随后两人对视一眼,其他皆在默契的神色中不再提及。
“唉,家门不幸啊。”
听了一耳朵八卦的朱姜依旧是面不改色,快步超过还在长吁短叹的两人。
朱姜低头看向林梅。小家伙正兴致勃勃地四处张望,看起来是没有注意到两人的谈话,朱姜松了口气。只是思及朱家夫妇仍是不由得心中暗叹一声。
这事情就是有这么狗血。
自家养大的姑娘为了嫁给曹家大少爷,偷盗家里安身立命的桂花酒方。曹家更是得了酒方后倒打一耙,伙同知府状告朱家。
朱家用了这桂花酒方二十几年,但凡有点良知就能知道这个状告实为无稽之谈。
可这无稽之谈却在这成了真。
知府判朱家不准再酿造桂花酒,更是需要赔偿曹家损失。
朱家小姐倒是如愿出嫁,家中老父老母却是落得个变卖家产的下场。
第74章第74章
“你刚刚说,什么,大棚种植?”
“是的,此人献上的就叫做大棚种植之法。听说在冬天也能种出蔬菜来,现在京城凡是大户人家,家家都弄了一个。”
朱姜脸皱成一团,也顾不上文乐逸了,颇为暴躁地低声嘀咕。
“不是,等会,让我冷静一下……大棚种植是什么时候出来的来着。”
“不对呀,应该是近现代才对啊,你们这科技树点的有点歪吧,还是……”
朱姜沉吟几秒,转头看向文乐逸:“那个献上此法的人叫什么名字?从哪来的?是京城人吗?”
文乐逸一脸疑惑,不懂她为何反应这么大,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他接了赏金就走了,只有宫中贵人才知道姓名,也没在京城停留,不知道往哪去了。”
朱姜心乱如麻,今天得到的消息出乎她的意料,打乱了所有计划。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间段的技术它偏偏出现了。难道穿越的不止她一个?
不行,先冷静下来。
朱姜深呼吸一口气,开始整合刚刚得到的消息。
如果真的还有人和她一样是穿越过来的,嫌疑最大的就是那个献计之人毋庸置疑。但是这之中也有几点疑点。
第一,得了这么大的一个赏赐的人,是怎么做到之后丁点消息都没有?千两银子,必然是人们焦点所在,不管是花出去,还是存进商行,应该都会有人看到才对。
第二,这人会不会跟三皇子有牵扯。怎么会这么巧在大臣们打算再次阻拦的时候冒出来,还有这破格的千两赏赐,未必没有千金买骨的意味。想必在看到真有人得了真金白银之后,这法令的实行会顺畅很多。
“你在想什么?”
就等到不回应,文乐逸无奈地出声打断朱姜的沉思。
朱姜抬起头来,若有所思地说道:“在想,得让爹快点去找村长,说种子的事了。”
“你不接悬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