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玄池北,额尔齐斯河畔。
河上的冰还没有融化,一支骑兵踏冰而来。
为首的骑士却是个少年,乃是准噶尔左翼达布逊湖都督、噶尔丹诺颜,这位才九岁的少年去年离开大明天子身边,回到准噶尔,在兄长僧格统领的左翼下,担任了左翼十二都督府中的达布逊湖都督府都督。
他的领地便是在额尔齐斯河中下游,在达布逊湖附近。
达布逊,蒙语意为盐,达布逊湖是额尔齐斯河下游的一个盐湖,原来是依附于准噶尔人的杜尔伯特人的游牧地。
后来被吉利吉斯人夺去,再后来沙俄沿额尔齐斯河往上,开始进入这一地区。
噶尔丹奉命前来这里建立了达布逊堡,正式成立达布逊湖都督府,他率领部众迁移至此,放牧牛羊,开采湖盐,狩猎皮毛,还对这里的吉利吉斯人、哈萨克人部落管理。
与进入此地的沙俄人接触,在警告他们离开无果后,双方开始在达布逊湖一带交手。
虽然噶尔丹才年仅九岁,但身边有一支大明参谋、教官团,帮助他训练一支达布逊营。
凭着明军那边买来的火器,加上准噶尔天生的骑射本事,再加上明军参谋教官团的帮助,数量并不多的沙俄哥萨克被他们击败,伤亡百余,连过冬营塞都被连根拔起,虽然这仗对新建的达布逊营也是场硬战,沙俄哥萨克的骑射和火器也很厉害,尤其是他们依靠营寨防守反击,着实打的有些艰辛,付出了近倍的伤亡,才最终将这支哥萨克歼灭,夺取了他们的营地,并将他们抢来、狩猎来的皮毛、粮食肉干等夺走。
在这场战役中,年少的僧格却也开始展现出不俗的领导能力,不仅能够接纳参谋教官团的好建议,而且在战斗时他还能十分勇敢的站在前线,立在旗帜下,让全军士气大涨。
甚至在最后的破寨战斗中,他还提着火枪加入战斗,并击毙了一名哥萨克。
战后,噶尔丹也是对士兵们赏赐丰厚,战死者和受伤者也给了丰厚的抚恤,让这个年少的诺颜得到这支新建的达布逊营士兵们的接受和拥护。
“诺颜,前面出现了一支人马挡住去路了。”
“谁的人马?”
噶尔丹身着棉甲外罩皮裘,腰插两支燧发火铳,背上还有一杆鸟铳,腰里还挎着刀,双插里还有弓箭,这位少年举手投足间很有威仪。
他在不久前听闻了南面发生大变后,立即便带领达布逊营先头南下,并让部落动员士兵,随后赶来。
一名骑士很快去而复返,马蹄扬起阵阵雪粉,他告诉噶尔丹,前面挡住去路的人马应当是他的二哥卓特巴巴图尔的人马,约有千骑驻扎在他们的去路上。
噶尔丹打量四周,他们已经到了额尔齐斯河的玄池河口,距离博霍锡堡已经只有几十里路了。
“卓特巴巴图尔,就是他跟楚琥儿谋害我五哥的,该死!”
“诺颜,他们人多势众,我们是否绕过去。”
准噶尔望着前方,绕过去,那就得绕很大一圈,而现在救急如救火,哪耽误的起。
“你们跟我悄悄靠近侦察一下他们情况再说,”噶尔丹叫上了自己的军官,都是由大明御营拔给他的教头、参军们,他叫了二十骑跟着他一起行动。
卓特巴巴图尔带一千人驻扎在玄池西北额尔齐斯河口西岸,明显就是防着从北面来的人马,或者是防博霍锡城往西北突围逃走。
他在西北这边设下了好几道拦截,这是最北边的一道,一千人马,雪地里立起许多营帐,此时挺安静,准噶尔兵都在营帐里烤火避风避寒。
“他们没发现我们。”
“我觉得我们可以直接突袭他们的营地!”
噶尔丹有模有样的指着营地,在大明那边侍从太子和皇帝,读书同时也会习武讲兵,回到准噶尔后,经历过对沙俄的那场围剿攻寨战役,他也已经于用兵略有心得了。
打仗就得胆大心细,现在对面虽有千人,可毫无防范,可以一试。
参军、教头们也认为可以一试,他们达布逊营也有千骑。
正准备返回叫人马踏敌营,突然一支利箭射来,紧接着响起了牛角号声,一名暗哨发现了他们,并吹响了警报。
一顶顶营帐里钻出准噶尔士兵,他们喊叫着。
噶尔丹正准备撤,突然在营地混乱喧闹的人群中,一眼看到了二哥卓特巴巴图尔,一想到最疼爱照顾自己的五哥僧格就是死在他的手中,还是在睡梦中被他割掉脑袋。
噶尔丹气不打一处来,拔出手铳,双腿一夹马腹,大吼一声,“卓特巴巴图尔,纳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