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选择了等待,那是一场漫长而煎熬的等待。
终于,当郑士元重获自由,踏着晨曦的微光走出牢门的那一刻,郑士利的心中也迎来了曙光。他立刻着手准备,将心中积压已久的千言万语,化作一封沉甸甸的上书,直指空印案的核心。
上书之日,京城的天空似乎都笼上了一层阴霾,预示着即将来临的风暴。
郑士利手持这封凝聚了他无数心血与智慧的上书,步入皇宫,每一步都显得异常沉重而坚定。
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封上书,更是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当,对兄长清白的扞卫,以及对天下苍生的深情厚谊。
在上书中,郑士利言辞犀利,直指要害,他详细阐述了空印案的前因后果,以及自己对这一事件的深刻见解。
他认为,陛下欲严惩空印官员,其初衷虽好,欲防奸吏作乱,但实则忽略了官场现实与制度之弊。他大胆提出四点见解,每一点都如利剑出鞘,直指问题核心,既体现了他的深邃思考,也彰显了他不畏强权的勇气。
随着郑士利的上书被呈送到朱元璋的御案之上,整个宫廷似乎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这位铁血帝王的裁决。
而郑士利,则静静地站在朝堂之外,心中既有忐忑也有期待。
他知道,这一战,不仅关乎兄长的清白,更关乎大明江山的未来。
郑士利提出了四个观点:其一,空印账册盖的是骑缝印,具体到每张纸上印迹并不完整,与一纸一印不同,即使流散出去,也办不成什么事,何况这盖了章的白纸也是轻易拿不到的。
其二,钱粮这些账目数字,府必合省,省必合部,出入对错,最后户部说了算。而部省间距离,远则六七千里,近亦三四千里,一旦有错,一次往返差不多要一年时间。先印而后书,这是权宜之计,且由来已久。
其三,国家立法,必须要有明确的法律,而后根据法律惩处违法者。但是,立国并没有针对空印的法律,大家一直是这么做的,并不知道有罪。如今一旦治罪,不能服人。
其四,国家培养一个合格的官员很难,能位至郡守的官员,都是数十年培养所成,这些官员并非草菅可割而复生。
朱元璋翻阅着郑士利那封言辞犀利、直指时弊的上书,脸色由最初的平静逐渐转为铁青,直至怒火中烧,空气仿佛凝固。
四周侍立的宦官与宫女皆是大气不敢出,生怕一个细微的声响便会引火烧身。
“蒋瓛何在!”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威严,如同雷鸣般在空旷的大殿内回响,震得人心头一颤。
蒋瓛闻声,连忙趋步上前,深知这场风暴将波及甚广。
“即刻查明此信背后之人,朕要看看,是谁如此大胆,竟敢如此挑衅天威!”朱元璋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饱含愤怒与不容置疑。
蒋瓛领命,心中虽有千般不愿,万般无奈,却也只能领旨而去,暗道这场追查必将是一场血雨腥风。
而郑士利,面对即将到来的风暴,却显得异常平静。他嘴角勾起一抹淡笑,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无畏:“顾吾书足用否耳。吾业为国家言事,自分必死,谁为我谋?”这番话,不仅是对自己命运的坦然接受,更是对朝廷腐败、民不聊生现状的深刻控诉。
蒋瓛的追查如同一张无形的网,迅速铺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张网非但没有捕捉到任何有用的线索,反而让朝野上下人心惶惶,谣言四起。
最终,追查无果,只能以“查无实据”告终。
然而,朱元璋的怒火并未因此平息,他深知,这封上书背后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于是,他做出了一个更为决绝的决定~将郑士利流放千里,以示惩戒。
同时,空印案的风波再起,那些本应因上书而获赦免的官员非但没有得到解脱,反而因郑士利之事受到牵连,连已经重获自由的郑士元也未能幸免,再次被投入囚牢,最终同样被流放到遥远的边疆。
这一系列事件,如同疾风骤雨般席卷了整个朝堂,使得本就动荡不安的时局更加波谲云诡。
人们私下里议论纷纷,对朱元璋的雷霆手段既感畏惧又心生不满,而郑士利的名字,则成为了忠诚与牺牲的代名词,在民间广为流传,太子朱标也开始秘密处理其他事情。
因此空印案牵连的人数应该超过千人。按照当时的官制,官吏总数约三万人,惩处千人,占官吏总数的近五分之一,足以引起轰动效应。
后来在太子朱标的召唤郑士元等人,才彻底结束。
众臣心中现在巴不得‘暴~君’朱元璋死,让‘仁君’朱标登基为帝。
空印案结束以后,朱元璋立刻让蒋瓛盯住郭桓等人,同时从锦衣卫口中知道众臣的想法以后,在幕后一直没有上朝的朱元璋乐开了花。
朱元璋在和马皇后吃过午饭以后,在和朱标商议空印案剩余的细节以后,交待了几句多多注意郭桓等人以后,就马上一个人进入了建立不久密室之中之打开了模拟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现在的模拟器里面终于有画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