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队伍是一条长龙,这的确是长垣的主意,这正是应对八路军伏击的最佳队形,将队伍的战线拉长,这样一旦在中途遭遇八路军的伏击。
后方部队也可以迅速反应过来,然后掩护前方部队,撤出八路军的伏击圈。
甚至反过来包围伏击的八路军部队。
这是日军在扫荡八路军根据地,特别是进入山区之后,常用的反伏击手段。
因此,又在进行过火力侦查之后,长垣对于眼下这一片无名坡山沟区域的进军并不是特别担忧。
直到有大半的小鬼子全部进入了山坡区。
又大概等待了十几秒之后,眼见着最后一个小鬼子也彻底掉进了口袋阵型。
作为最高指挥员的许武,再不犹豫,一声大喝:
“打——”
紧接着率先打响了武装消灭小鬼子的第一枪。
砰的一声枪响彻底打破了无名坡的死寂。
战斗骤然爆发。
这是一场规模并不足以彪炳史册的战斗。
也同样是一场即便200号小鬼子全军覆没,也不足以对日军造成创伤的毫不起眼的伏击战。
但是这注定了是一场在同编制情况下,八路军打破日军无敌神话的经典战斗。
战斗骤然打响。
伏击圈内,鬼子突然遭受两侧高坡的火力伏击。
的确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鬼子原以为火力侦查过的两次山坡不可能有伏兵,可谁也没有想到,八路竟然真就伏击在这里。
对于日军而言。
现在顾不得去思考为什么先前的火力侦查没能把两侧的八路军给探查出来。
面对骤然的伏击,迅速回过神来的鬼子中队长长垣,当即下达了隐蔽和反击的命令。
鬼子部队,特别是抗战的前中期,士兵们都是经历过长期军事训练的合格的军人。
所以战斗素养是相当惊人的。
鬼子士兵们不但大多数都有文化,最起码都上过小学。
另外在参军之前还进行过至少为期将近一年的严格军事训练。
此刻,骤然面对伏击,如果是一支乌合之众,肯定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被打得溃不成军。
但是,对于这支军事素养惊人的小鬼子而言,反应速度却是极快,在老鬼子长垣的命令下,小鬼子们一面就着两侧山体隐蔽,一面迅速展开反击。
两侧高坡上,八路军一方对于日军威胁最大的是那七八挺轻机枪。
而小鬼子对付机枪的手段最有效的莫过于手中的八九式掷弹筒。
经过特别训练的鬼子掷弹筒,能够熟练地操作八九式掷弹筒,并且取得精准的命中率。
所以,在中日双方作战中,往往对于八路军或者是国军一方的机枪手威胁最大的,就是这鬼子的掷弹筒兵。
此刻,迅速回神的鬼子长垣便直接下令:
炮兵,给我打掉两侧的机枪手!
一旦鬼子炮兵得手,压制了两侧高坡上第十连一方的机枪火力。
那么小鬼子就可以取得喘息之机,迅速构筑反击工事,或者是从容的退出伏击圈。
扎实的军事素养,让老鬼子长垣在电光火石之间下达了最为准确的指挥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