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是麻麻亮时分。
高兵亲自率领着第一穿插团将近3000精锐,借助牛家村等大小十几个村庄的百姓,还有两面政权的掩护,悄无声息息的将进攻的兵力部署在了长河镇的外围。
3000多精锐,实际上也不过是第一穿插团的小部分兵力而已。
因为当初原本被高兵暂时藏在青山镇和百姓们混在一起,为了避免被搜捕的新兵战士们,在这将近三个月的时间里,已经陆陆续续的返回。
接着让高兵也感到十分意外的是。
新兵战士们不但成功的返回,最后经过名单的对比,甚至是一人不少。
更夸张的是,返回的新兵战又在青山镇期间,帮着说服了不少愿意来八路军参军的青壮。
如此一来,队伍更加的庞大了。
每个新兵战士,多的能带上五六人回来,少的也能带上一两人。
就这么着。
三个月的时间,原本只有2000人左右的第一穿插团,摇身一变,全团的兵力竟然已经接近12000余人。
当时得知这个数据,别说是作为第一穿插团长的高兵了。
就是远在旅部的旅长,远在总部的老总,听说消息,正喝进嘴巴里的茶水,都险些没忍住一口气喷出去。
用李云龙的话说:“他娘的,这就是坐飞机也不能这么快吧?
奶奶的,高兵这小子能耐啊!
他一个穿插团都快赶上一个师的兵力了!”
说到最后,老李这个酸呢!
心里也琢磨着,得抓紧时间让独立团也扩大扩大规模了,要不自己这个高兵的老团长,整个独立团还是带着1000多人的队伍,说出去,都他娘丢人呐!
而这三个月来,高兵这个穿插团的团长过的其实也不容易。
李云龙只是看到了队伍有一万多人的表面上的光彩。
哪能理解要养活一万多战士的艰难。
再加上第一穿插团处在最不稳定的外围游击区,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后勤供应。
为了养活这么大规模的队伍,高兵也是绞尽脑汁。
暗中的发展只能加快速度进行。
甚至早就已经越过牛家村一带的村庄,并延伸到鬼子占领区的一些地方,囊括的大小村庄加在一块,恐怕得有五六百个。
占地面积足足有数百平方公里。
靠着两面政权之下,乡亲们为第一穿插团筹集到的抗日粮。
高兵这才算是把队伍养活了。
另外,整个第一穿插团同样被高兵分成了多个部分,分散在牛家村一带不同的地方驻扎。
……13日上午7点20分左右,天色刚刚放亮。
高兵一声令下。
3000多第一穿插团精锐,直接向着日军占领区运输重镇,长河镇的正门发起了猛攻。
这次的进攻高兵做了两手准备。
一方面是悄无声息的潜伏,从而发起的骤然的进攻,足以打小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另一方面则是在长河镇的内部。
为了打下长河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高兵自然明白。
所以早在半个月之前,高兵就一直在做准备了。
那整个长河镇几乎被高兵派出的情报人员给渗透了个遍。
不管是整个长河镇日军的兵力情况,火力部署,以及在城门的守兵布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