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撞上,随缘,如果来晚了,就破坏武关道。
一旦成功破坏武关道某个路段,造成魏国在数月乃至一年时间都无法调动大军东进,那么整个汉北,就此被梁国纳入版图。
这就是奇谋想要达到的效果:阻断武关道,助主力吞下汉北地区,并有充足时间加强防御。
至于李笠此行能否成功伏击援军,随缘。
朝廷今年吞下汉北地区,能否在之后长期守住,不关他的事。
眼下,将士们开始摸黑渡河,又用许多小竹筏驮着弓箭等武器,以及纵火物品,尽可能保持干燥。
李笠深吸一口气,随后入水。
河水冰凉,但李笠的心却滚烫无比。
通过望远镜观察,己方已经制定了突击方案,分工协作,发动的夜袭,足以将对方打残。
宿营的魏军,粗略估计,连带随军青壮,人数不超过两万,而此时此刻,他的奇袭兵力。。。
主要是从鄱阳带来的兵,操练数年,素质不错,此时,有将近五千人。
五千人,规模不小,这还不算半路因为各种原因掉队、跟着收容队原路返回的兵卒。
此时,以五千人夜袭在狭长地带宿营的将近两万人,胜算很大。
李笠带着这么多人,吃了许多苦,翻山越岭来到这里,不是来搞笑的。
所以,他的奇谋,一定会成功,汉北之地,拿定了。
。。。。。。
夜,丹水畔火光大作,宛若长蛇的魏军营地,忽然遭到袭击,被渡河来袭的梁军分割成一截截的‘小块’。
毫无防备的魏军将士在火光中奔走呼号,却被突入营地的梁兵射倒、砍翻。
辎重车被梁兵点燃,拴着战马的缰绳又被砍断,战马和许多魏兵吓得四散奔逃。
此处河谷,为西北-东南走向,风从东南往西北刮,吹得营中火星乱飞。
风助火势,赤炎张天,河谷两岸山壁被火光照亮,如同幕布,映出大量摇曳的影子。
一片混乱之中,湿漉漉的黄?,带着湿漉漉的精锐奋力突击魏军中军帐。
这是一开始就选好的目标,俘虏或击杀敌军主将的大功,由他们来拿。
拿不到,就是丢李笠的脸,丢鄱阳黄家的脸。
他们很快突破外围防御,但在中军帐附近,遇到了顽强抵抗。
大量魏兵悍不畏死,以身体为墙,拼命挡住突进的梁兵,有人身体被矛捅穿,依旧向前扑,甚至抱着持矛的梁兵倒地。
梁军的进攻,在这群魏兵的疯狂反抗下为之一滞,队形散乱,露出破绽。
仓促迎战的主帅杨忠察觉到这点,毫不犹豫带着部曲反击,要扭转战局。
不速之客虽然没有打出旗号,但他判断对方不可能是山蛮,肯定是梁军。
没想到,居然会在半路遇袭!
没想到,梁军居然摸到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