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高祖(萧衍)当年即将受禅时,封梁国公,拜扬州牧。
所以,州牧一职很罕见,一旦授予,意义非凡。
李笠升为徐州牧,靠的是过硬军功,即将以州牧一职,都督淮北诸军事。
就是扛起整条淮北防线,率领淮北驻军,防御齐国。
李笠目标是做徐州牧,鄱阳王萧范要拉拢他,当然没意见,但前提是李笠立下足够的军功,足以平息一切质疑。
现在,李笠做到了,达到了‘交易条件’。
而徐州军的‘凶残’表现,也让鄱阳王生不起任何违背承诺的心思,于是交易顺利完成。
李笠这个微寒出身的武人,得了州牧一职,即便有再硬的军功,从此也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成为许多人眼红、诽谤的目标。
不过李笠不在乎,有了职务之便,就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黄姈高兴之余,却有些疑惑:“朝廷不怕。。。不怕你拥兵自重、尾大不掉么?”
“我说过的,数学里,正负相加,正好抵消。”李笠笑道,“你看,扩大募兵员额,以及大规模屯田,意味着什么?”
黄姈仔细一想,瞪大眼睛:“莫不是,朝廷认为,你从此就成了守户之犬?”
“哈哈,没错!”李笠点点头,分析起来。
大规模屯田,意味着开垦大量荒地,并要花数年时间耕作。
而要守卫这些土地,就得扩军,于是几年时间就过去了。
屯田兵分散在屯田区,最多打打小股盗贼,面对入侵的敌国大军,屯田兵自保都难,所以需要战兵来御敌。
那么,为了保护屯田成果,即便徐州军增加了一万,却依旧无法轻易离开徐州。
因为徐州为四战之地,必须留有足够的战兵,才能更好地保卫屯田成果。
徐州的坛坛罐罐越多,徐州军就越‘难舍家宅’。
如果某一天,徐州牧李笠要造反,挥师南下,必然导致徐州空虚,那么恨李笠入骨的齐国,必然会趁虚而入。
徐州地区无险可守,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田地,在齐军铁蹄下必然面目全非,那么,徐州军将士,能安心跟着李笠南下么?
不能。
所以有了“屯田”这个牵制,徐州牧李笠,就会被困在徐州,当个守护之犬。
即便坐拥雄兵数万,也只能守着淮北徐州,守着梁国的北大门。
李笠又说:“此其一,其二,朝廷新复淮北全境,为了收买民心,许诺十年不征税,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许多淮北州郡,驻军所需粮草,只能靠后方运来,或者在当地高价购买,这对于朝廷来说,是极大的负担。”
“新复淮北州郡,城防要加固,要养兵,要备战,防御齐国的反扑,这得花掉去多少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