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档次人数规定为一百人,为二甲,赐“进士出身”的称号。
三甲的人数就多了,第三档名额不设限制,按照皇帝的需要设置该场科考三甲的人数。
也就是说三甲的录取人数,主要是看朝廷当时需求,或该场考试的学生的优劣程度。
若是朝廷当时需求大,自然就多录取些,若是朝廷并没有多少人才需求,就少招录些。
而若是学生素质好,涌现出大量人才的话,就多录取一些。
真正的人才,朝廷就是花费些钱财养着,也绝对不亏。
若是没有人才,全是臭鱼烂虾,那朝廷也不是垃圾场,不是什么牛鬼蛇神都收的,这是原则。
按照这次录取人数八百余人来看,文武科前一百零三人之后全是算作三甲。
严谨而隆重的阅卷工作时间漫长,刘禅事务多也不能总盯着此事。
于是刘禅便派遣黄皓一群宦官和东厂的爪牙代替自己跟进太学阅卷进程。
同时也是进行督查,并每天都向皇帝进行一次汇报,确保刘禅能够时刻掌握大局。
对于这群阅卷官来说,被宦官和东厂的人盯着,其实他们也是很危险的。
因为朝廷对此次科举的重视,朝廷对阅卷官制定了相当严格的规定。
当然相应的是朝廷也会给这些考官们相当丰厚的福利待遇,也就是所谓权利和义务相对应。
首先是他们在阅卷期间是没有任何理由可以离开太学的,因为内外完全被甲士隔绝。
内部有太医院的太医和军队的炊事班提供医疗和食物,里面也安排了住宿的场地。
各种言行举止也都有细致的规范和要求,一旦发现他们有任何与外人接触或传递消息好,立刻便会被上升为大案。
东厂立刻禀告皇帝那里,御史台和刑部也会参与进来,设立专案组对所有相关人员一查到底。
一旦查出任何问题,呵呵,刘禅只有一个批示,从重处罚。
在这个阅卷过程期间,很多人当然是十分关心在意的,除了那些自身参与利益相关的。
他们的家人,尤其是朝中有子弟参与官员们,比如蒋琬就非常在意儿子的发挥。
很多朝廷高官和勋贵也让他们小子或者家族侄子辈的来尝试一二。
虽然他们的子弟可以通过察举渠道入仕,只是那样的渠道也有很大的成本,且不是家中所有子弟都能运作当官的。
所以,科举对他们也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机会,让那些家中非嫡系子弟来此碰碰运气,万一中了就是赚了。
而刘禅也一直在想推动高官勋贵子弟通过勤奋刻苦学习入仕为官,先前要求他们入太学学习便是铺垫。
当然了,便是这些高官显贵再如何关心,刘禅都不会允许他们染指太学。
三月春风吹拂大地的时候,田间的麦苗已经显现出喜人的长势,让人们不禁对未来充满希望。
不仅百姓期盼起来数月之后那醉人的金色麦浪,皇帝与朝廷官僚们也很期盼。
今年这粮价,总算是可以从高昂降到略高状态了,之后朝廷的许多工作也能更轻松的展开。
PS:明天休个假,360度劈个叉求谅解(′?ω??)
喜欢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