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后来就发奋学习,哪怕没有最好的资源,可是她有最强的毅力和心性,久而久之,那些从前在起跑线上远超于她的人,渐渐开始变得不如她。
去溪墅的路上,白枝就在回忆这些事。
周淙也忽然问:“在想什么?”
白枝:“在想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白枝:“我听说,燕大每年都有上亿的资金,给他们买全球最好的论文库,其中最贵的一个都要几百万,别的学校只能看他们看的百分之几十,是真的吗?”
周淙也:“这个你要去问燕大的老师了。”
燕大是全国最好的学校之一了。
当年白枝高考也不是考不上。
是后来她填志愿的时候,有点迟疑,师大给了更好的优惠政策,有更多的奖学金,还有一点,就是她听说当老师好找工作。
白枝:“我不信你不知道。”
周淙也也是文化圈的名人,燕大的名人,很多都是他的私交。
周淙也:“你如果真的好奇,我可以告诉你。”
白枝:“嗯?”
周淙也:“不仅是论文库,还有古籍、文物,很多都在燕大。别的学校,哪怕是教授,想要研究一本文献,都需要申请报备,等审批下来才可以看,有的时候几个月都不一定排得到,可是燕大的师生,可以看原本。”
简单来说,就是大学之间都有差别,有的教授想看都看不到,好大学的学生却只要出寝室下楼去图书馆借一本就可以。
良性循环,恶性循环,这个圈子一样现实。
白枝想起那本《文心手稿》。
全国只有两本,张泉水奉若至宝,而周淙也当时就是放在书柜上,没有什么特别的措施和保护。
白枝笑意有点复杂地看着周淙也:“我开始有点好奇,是燕大的藏书多,还是你多?”
周淙也:“论数量肯定是他们多,但是我这里有些藏品他们也不一定看得到。”
白枝很相信这一点。
这时她心里隐隐有一个想法。
那就是,如果她能让周淙也这些藏书更多地无偿分享给普通人,是不是也为教育公平做了一件好事?
不过这也是她的一个念头,她知道,真正实施起来肯定还是有各种各样的规章和麻烦。
这边车子己经到了溪墅。
她不得不收回想法。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当然还是罗念,她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