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张越已经从无数史料和资料以及兰台档案之中得到了证实。
证据就是从汉匈第一次交手开始,一直到现在,百年间,匈奴人的战术一直是白刃对冲。
骑兵白刃对冲,是最浪漫也最残忍的事情。
汉匈两军规模最大的骑兵对冲,发生在二十五年前的皋兰山战役。
霍去病部在皋兰山下遭遇匈奴右贤王主力和王庭的折兰王、白羊王两部主力。
两军骑兵,在皋兰山下列阵,然后开始了死亡冲锋。
战斗的结果是,匈奴右贤王主力全军覆没,白羊、折兰两部从此除名!
但霍去病部也损失惨重,阵亡超过三成!
这种傻傻的骑兵对冲,可能在后人看来难以理解。
但在当时,无论是汉军还是匈奴人,都没有装备马鞍和马镫。
骑兵在马背上的活动受限,除了少数骑术精湛之人,大部分人没有能力在马背上弯弓射箭。
想要在马上射击,唯一的办法是下马步射。
所以只能用这种笨办法。
但和匈奴人相比,汉军拥有更加精巧和致命的脚踏弩和可以手持的轻弩。
在接敌的刹那直接扣动扳机,将对手射落马下。
所以,匈奴人被汉军直接揍得鼻青脸肿,在漠北决战后长达十五年的时间里,匈奴人甚至不敢主动出击,只能被动防御。
也是直到近年,匈奴人才敢重新发动战略进攻。
马镫和马鞍,对张越来说,不是很难。
技术上也不存在难点,他甚至可以直接拿出欧陆十八世纪的骑兵装具。
只是……
现在,有两个科技树摆在他面前。
是走重骑兵路线还是蒙古轻骑兵游射路线?
重骑兵,这种兵种,视觉冲击力当然是很强很强的,而且对匈奴人来说,哪怕现在张越只是拿出南北朝的重骑兵技术,也足可让他们没有还手之力。
但……
重骑兵对技术要求和战马要求太高,而且,难以规模化训练。
更重要的是……
重骑兵是贵族的玩具,普通人那里玩得起?
而轻骑兵……
好处当然有很多。
一支精锐的善于骑射,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轻骑兵,能够肆意凌辱和鞭笞他的对手。
各种放风筝,各种吊打。
而且也非常适合现在的汉匈战场和未来的西进。
但问题是……
精锐的轻骑兵太难训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