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垄断了原材料的供给就相当于垄断了整个行业。
就拿李家的铜铁来说,他们最厉害的地方是手上有矿,而且只有李家的人才能找到矿,并非是他们的冶金技术有多高超。
其余几家应该也是一个道理,所以苏灿这事要做起来,首先要在原材料上下功夫。棉、毛、丝、麻至少得掌握一样,才能提高竞争壁垒。
否则这机器图纸一旦流传出去,家家都能用上新式纺纱机,苏灿要白辛苦一场。
她回宫之后立马让宫人将全国各地的织布原料都找来,而她自己则去了皇宫的书库去查找些线索。
棉、毛、丝、麻四样中,她最先否定的就是丝与麻。丝是因为蚕茧养殖周期长,而且江南的产业已经十分成熟。麻则是因为过于粗糙,穿在身上体验感太差而被否决。
棉与毛产地大多在北方,没有形成大型的产业集群,所以苏灿的机会更多一些。
当苏灿筛选了近百种棉花之后,有一种奇特的棉花让她眼前一亮。这种棉花团洁白繁密,纤维极长,是一般棉花的两倍。
用它织出来的布匹光滑柔顺,可以与丝绸比肩,而且更为坚韧耐用。
她惊喜地问宫人,“这种棉花叫什么?产地在哪?”
“回禀娘娘,这叫长绒棉,又叫黄金棉。因为产量稀少,所以价比黄金。此物在北疆种植,不过据说是从蛮族之地传过来的,那边盛产此物。”
北疆?蛮族?
苏灿听到这两个词就觉得炀帝北伐真的是个明智的决定,北伐成功了她就可以霸占蛮族的土地,全种上这种长绒棉,还有那些放牧的牛羊,都可以用毛纺线啦。
她仿佛看到了自己腰缠万贯的模样,不过这事不能急于求成,还得从长计议。
由于她不方便出宫,于是出钱让王子俢去北疆走上一圈,看看棉花的种植情况,签约一些农户,统一收购。
苏灿自己则重新研究起来纺纱机与织布机,她坚信民众之所以要自己织布是由于外面布价过高,如果她们生产的布料足够便宜又耐用,那民众就不会费时费力地自己织布,而是选择花钱购买了。
提高生产效率则是降低成本的最好方式,一个农妇如果织一匹布需要将先棉花搓成条,纺线,再把线染色,最后织布。
这一套流程下来,快的要近半个月,慢的则需要几个月。
现在纺纱机已经将纺纱这个流程的效率大大提高了,那么只要将其余环节逐步改良,整体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苏灿经过多日苦思冥想之后,将纺纱机同时纺线的纱锭提高到了三十二个,同时将提花技术与织布机相结合,这样只要提前设定好图案,织布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将花纹织在布匹上,更加美观。
机器图纸苏灿累计画了有几百张,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才满意。宫中的木匠们也确实技艺高超,将机器制作的十分妥帖。
所有机器都放在了保育院,苏灿想着这些孩子如果日后没有营生,还是会走歪路,那不如就让他们都学会织布,这样就解决了孩子们的生计问题。
同时他们还可以得到工钱,这样即使年纪大了,他们离开保育院,也有了独立生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