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在这个前后衔接不上的档口,的确有些要命,但刘琰也没办法,她原以为还要再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复原一些基础的机械设备,再慢慢衡量价格进行生产,没想到忽然就复原成功了?
哪怕是初级机械设备,那也是机械设备!比全靠手工不知道快了多少,尤其还可以与蒸汽机相连,不仅生产效率能够极大幅度提高,还不用愁动能供给,这就可以建纺织厂了!
有国营工厂,就能将大量的人力吸收进来,创造更多的商品,进而推动商业经济的发展,形成正向的循环,更能有效的推行新政——
脑海中略过这些的刘琰止不住吸气:
“等等,我这才离开四天吧?怎么感觉像是离开了一年?工匠是不是也开了挂,缫丝机与纺织机都可以量产了?”
诸葛亮开口道:“曦玉忘了?石门已经建了冶铁坊与加工铁厂,这月产铁量已经达到三百五十一吨,不然如何供应得上这么多农具,还有百姓所需的日常用具?”
他有些感慨。
“昔日铁矿年产铁最多时,也不过是四百吨上下,如今翻了近十倍,全赖煤与后世高炉之功,这么说起来,怪不得曦玉你对武昌周围的煤铁矿如此念念不忘啊!”
“你说这个,我总算想起来了。”
刘琰回想着这几个月所购买的物资,将那些分散但相关联的支出统计在一起,粗略的估加了一下,再次倒抽了口冷气:
“等等,为了建这个石门铁厂,你陆陆续续砸进去近一个多亿?我怎么记得之前你说只用一千来万,啊,你那时候说是增加一倍产量,现在近十倍……也还行吧。”
上亿的支出对普通个人来说着实有些可怕,但对于铁厂来说,已经便宜到不能再便宜。
清末有名的汉阳铁厂,建造了整整三年,累计耗资五百万两白银,折合现代人民币大概是七亿多近八亿元。
不过人家产铁量也足够骇人,三年产能达到十四万吨,平均每年生产四点七万吨铁,四千吨的产量还够不到对方年产的一个零头。
但他们这也不能单看铁产量,技术上的不足与时间紧短在那儿摆着呢,铁厂满打满算也就建造了四个月,能靠现代工业设备缩短差距,稳步推进到月产三百五十七吨的数目,几乎可以说是奇迹了。
只不过,当初建设时并不是全投入在‘铁厂’上,而是大量相关的上下游行业,又根据需求和能力分成了若干项目,譬如修路造车,挖矿工具,工匠培训等等,再让合适的人去推进。
于是,诸葛亮送给刘琰的购买清单就极为详细,详细到不同项目需要多少个油锯和多少油都写得极为清楚,可她哪有兴致看这个?最后只看统计起来的最终需求,项目合起来要做什么?那是啥?可以吃的吗?
“铁厂的铁也不是凭空来的,还有那么多相关配套设施呢,你要是再算上修路和麦城煤矿,那这个数字差不多就近两亿了。”
诸葛亮有些无奈。
建造这些的钱财不仅用了公帐,还从刘琰那边借了大量的私款,不仅现在还没有返还,支出加起来差不多占据了神器奖励的三分之二,谁面对这么大的支出都得留点心,她倒好,不清楚也硬是不过问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