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之下,无垠的蔚蓝与天际相接。
大片的云朵在空中不断变换着各种形态,在海面上投下变幻无常的阴影。
三十艘蒸汽帆船排成一列纵队,风帆鼓动,在洋流的推动下破浪前行。
它们仿佛是在海天之间穿梭的巨兽,踏碎波涛,穿过残影,追云逐日。
位于队列中央的旗舰“顺天号”,是所有战舰中最大的一艘。该舰长六十一米,宽十六米,吃水八米,排水量达四千五百九十吨。
尽管体型庞大,但此船却能完全摆脱对风帆的依赖,即使在落帆的情况下,也能达到平均十五节(27kmh),最高二十一节(38kmh)的航速。
当然,为了节省燃料,以实现更远的航行距离,此船依然保留了风帆和索具设计。
与其他的改造船不同,此战舰是按照一级战列舰的规格,全新建造的蒸汽风帆战舰。
按常理而言,西明在八个月时间内改造出几十艘蒸汽帆船已属不易,要全新打造一艘超级战列舰几乎是天方夜谭。
然而,去年六月底,远征军团攻克了哈瓦那,占领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为先进的哈瓦那造船厂。
为此,五千多名工匠被迁移至罗科塔岛,历经七个月,完成了这一宏伟巨制的建造。
该旗舰设有四层甲板,每层都宽阔无比,但与其他战列舰不同的是,船舷两侧并未安装火炮。
之所以如此设计,一方面是舰载重炮过于沉重,占用空间过大。另一个方面,朱琳泽压根就没想让‘顺天号’参加作战,而是把它当成指挥母舰和移动研发中心使用。
此次重返中原,朱琳泽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既非击溃崇祯王朝,也非应对十三家七十二营的反王以及皇太极的后金八旗。
凭他所掌握的战力,有诸多方法能使这些势力毫无还手之力。
朱琳泽最大的难题,实则是如何化解天灾、瘟疫、饥荒以及人口迁移等问题。
如果只是要解决数万、十几万人口的这些问题,或许还较为容易,可若这个数字达到几十万、上百万,乃至上千万,便令人十分头疼。
对于解决此类问题,朱琳泽别无他法,唯有率领大批科研人员折返,这也是将顺天号打造成移动科研中心的缘由。
‘顺天号’设有四层甲板,内部空间被分隔出大大小小十几个独立的研究场所,其中涵盖新药研制中心、育种中心、石油研究室、材料研究室、引擎研究室、引信研究室等等。
除了这些研究室持续进行原有的课题之外,在二层甲板的船尾部分,还设有一个空间颇为宽敞的联合项目研究中心。
联合项目研究的机制在远征军团向来存在,无论是制造枪械、迫击炮,还是后来的蒸汽船,实际上都需要多个团队的研究人员共同参与,彼此配合协作。
现今蒸汽船的项目研发已然成功,相关的研究便落入引擎研究所、材料研究所等垂直部门继续深入。
当前仍处于联合攻关状态的项目名为“顺风耳”,其目标是实现跨越千里的无线电收发报。
上辈子的朱琳泽所学专业为“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对于无线电引爆技术自然非常熟悉。
之所以迟迟未付诸行动,核心原因在于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皆不具备。
一方面,无线电涉及到的知识和理论很多,要想带出一批徒弟需要耗费很多精力。而那个时候朱琳泽有一堆研发项目要跟进,还要指挥作战,完全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