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芈妙却不是很惊讶,陈苇以为她不信,她又没什么食不语的习惯,嘴里菜还没咽下就急着想向她描绘。芈妙却平静地道:“虽然我不曾见过,但大王殿中早已用上了,宫中也传说着大王遇仙归来的故事。不过阿苇你可知道,大王现在急要人制的不是这电,应是太难了。大王只让人做那蒸汽驱动的机器,不惜万金之赏。可惜至今也不成功。”
“蒸汽……看着不难,做不出来是因为什么呢?”
陈苇虽然聪明,但毕竟年幼,又没有学到深处。蒸汽机的原理不像电力那样复杂,这个时代制作的难点在于材料的性能和机械加工的精度,不是她现在能想明白的。
食不知味的吃完饭,陈苇呆坐了半晌,忽然一拍手,兴奋地道:“八子,我们做不了大的,不如做个小的,也好明白是哪里行不通呀。”
芈妙也觉得甚好,只是要花钱,她权衡片刻,咬了咬牙,开箱点取积蓄,放在了陈苇面前:“我就这么多了,够么?”
可能不太够,两人面面相觑,一时没了主意,只得暂时放弃实践,先学习理论知识。
第50章噫,中了!
王义回家之后享受了半天的贵客待遇。具体表现在当晚家里给他送考煮的鸡汤热了先叫他喝了个饱,还吃了一条完整的鸡腿。他也累极了,都没消食,倒头就睡,一睡睡到第二天中午也没人来喊他起身。
不过等他自己终于睡够了爬起来,这点出格的贵客待遇也就自动结束了。下午,母亲喊他去喂猪喂鸡,父亲喊他下地除草,已经好久没干过活的王义又累得够呛,不由怀念起备考的日子。
全然忘了那时候他觉得做题还不如下田呢。
但在这样的忙碌中,一家人还是记挂着考试的结果,不时地念叨:“明天不知道出不出。”
念叨着念叨着,就到了三天后,大家渐渐也放松下来了。
王义已经适应了在家干活的节奏,早上起身跟父亲一起出门到地里去,但不用和父亲一样干到中午。父亲还是让他回去把书看看,别丢下了。
下午先去地里干一会,然后回来,趁着天还亮,教家里的同辈兄弟们识字和做题,给他们答疑。
这半年为了他备考,他们都没怎么来问他,积累了不少问题,三天里一股脑地砸过来,王义嘴都要说干了。毕竟他家的同辈兄弟都跟他差不多,没有像陈苇那么聪明的。有的还特别笨,王义讲着讲着开始怀疑起自己来:阿苇妹妹给我讲课的时候,也是这么生气的吧?
郑荣喂过猪,看王义嘴唇发干不时去舔,抽空给儿子倒了碗水放在地上,忍不住又说了句:“都几天了?也该出了吧?”
前两天王义总有点不耐烦地回她:“哪这么急。”
今天他却也道:“是该出了,我去里典那问问。”
郑荣顿时没了做事的心思,忙把手在衣襟上擦擦,叫侄子们回去,带了两分心焦地笑道:“明天再来吧,你们大兄要去找里典呢。”
王家的孩子们却不肯走,起哄似地跟在后面,也要去看个究竟。
郑荣和王义没心思管他们,连大父大母也不由追了出来,一家人可谓浩荡地来到了里典家院前——却不止他家一帮人,门口已经涌了不少人在了。
一看,都是有考生的人家。里典家的奴仆在门口拦人,扯着嗓子喊:“我家郑公去亭里抄名单了,不在家!不要往里挤!”
都是一家子全过来问事,阳里去考试的有八人,也就是来了八户。八户之外,分家了的兄弟子侄也跟过来不少,还有看热闹的闲人,若是都让进去,里典家的院墙都能叫挤塌了。
乱哄哄闹了一阵,大伙总算散开了些,但一个也不肯走。王义被母亲扯着在门口的桑树下头抢了个好位置坐下来,紧张得抠地。
那天大伙开玩笑说吃肉还是吃板,王义其实知道阿父不会打他板子的,可是家里人肯定会很失望。他自己也会很失望。
而且他原本在阳里就不是学得最好的人,是姑母家的妹妹来给他补课,他才有勇气跟人家比一比。今年不成说是明年再努力,明年他还要怎么努力啊?不说阿苇不一定有时间来了,就他自己,还真能再一年都不下地,待家里从睁眼到闭眼都读书做题吗?
他也坐不下去了。
等啊等啊,地上被王义抠出了好几个洞,又被他抹平。有爬到树上的顽童眼尖,指着里门的方向尖声高叫:“里典回来了,里典回来了!”
王义嗖一下跳起来,母亲郑荣却比他还快,已经撒腿就跑,冲在了一干人的头里了。
阳里的里典叫郑石,跟郑荣还有点沾亲带故——实际上也远着呢,他们轵道亭十个里都有郑氏,是个大家族。
平常郑荣可不敢往里典面前凑,今天却不一样,那一点遥远的血缘关系仿佛给了她勇气,或者说对儿子前途的盼望让她把这点血缘关系当作胆量,跟着旁人一起堵住了里典的牛车,并且扒拉开其他人,率先问道:“郑公,我家阿义可中了?”
郑石在里中颇有威严,他也不是很平易近人的人。今天好好驾着车回来,被这群人堵在路上问,若是平常他必是要发怒的。
今天却不曾,他眼睛一扫,就看到了三户人家,又将目光落在郑荣脸上,竟然扯出了一丝笑意,点了点头,道:“中了。”
“中……中了?”郑荣腿发软,人往下出溜,幸好小姑王沐这时候也追了过来,一把搀住了她,还回头冲着呆在原地的王义和自家父母嚷起来:“阿父阿母,阿义中了!阿义,你去叫你阿父回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