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商也觉得下次考试不会让带纸了,但一人发一叠纸——他跟赵常对视一眼,都想到了:恐怕会收钱发纸哦。对赵常来说无所谓,魏商却叹了口气,希望自己这次就能高中。
对他这种家境的人来说,多一笔钱都不是好受的。官府收钱发纸,这笔钱肯定比他自己买点劣纸要贵啊。
正在八卦的两人并不知道,数算科的成绩已经出来了,并送到了天子的案前。
刘彻正在细看。因为考得杂,他得细看才能大致判断这些考生各自擅长的方面。当然,能送到他面前的都是没被淘汰的,所以看着都还行。
其中就有赵常和魏商。
赵常自己觉得自己不太行,是因为一直都没有很好的老师教导,又没有家传的学问,所以习惯性地觉得自己不行。
他确实也比不上那些有基础的人。刘彻就看到榜首登记的家世,原来是北平侯张苍的后嗣,自幼治《九章算术》,起点就比人家高了。
不过这位张野不是张苍嫡子那一脉的人,早就沦为平民了,历史上也没留下名声,估计并不是什么天赋超群的人。刘彻对他兴趣也不大,除非以后表现不凡。
他更关注后面考得不错但出身一般的人,虽然同样史上无名,但那可能是因为没有机会,天赋更好的可能性要大一些。至于赵常、魏商这样成绩排在后面的,同样没得到天子更多的关心。
不过他们不在乎。发榜那天,赵丰两膀一支,把人挤开进去看了榜,不及出来便蹦着高挥手大喊。赵常站在车上踮脚看见,兴奋地捏着魏商的胳膊放声大叫:“有我们的名,肯定有我们的名!”
魏商也不觉得疼,同样踮起脚去看,待到赵丰终于挤出来冲到面前大喊“都中了”,他的眼睛也不受控制的流下了泪水。
不是榜首有什么关系,名次靠后有什么关系,天子诏书中明言,得中便可授官。
他也不在乎官位,从小吏做起也可以,一辈子都是小吏也没什么。他自认不是什么一言可动天子,一策可决天下的高士。授官做个小吏,能吃饱喝足娶妻生子,把借的钱都还上,就对得起他自幼读的书了。
第54章显微镜下的生水
考生们往长安来时,汉军已出塞。
这是一场规模不算大的战事,史上记载卫青斩首数千,算是汉匈战争中汉军大败匈奴之前的一场开胃小菜。卫青在实践自己的军事理念,李世民则在学习军中的一切。
不过现在,这场战事有了一点小小的不一样。
行军中驻扎,卫青没留在自己大营,先到了离大营极近的帐中,关切地看着发报员把电报机先摆好了。
李世民来得更快。虽说卫青讲他可以独领一军,但他这个年纪和来历,卫青可不敢真让他独领一军离开自己身边,所以他还是没名没份地在军中待着,给卫青打下手,算是阶层和资历分明的军中唯一一个异数。
所以他没啥事,直接就守在这了。看卫青也来了,李世民霸住了那台自行车式的发电机,叫道:“让我来让我来。”
卫青有些无语,他又不抢这活。他只关注那台发报机,虽说在长安已经试过,但第一次在行军中使用,他还是有点紧张和激动。
无他,这在军事上真的有大用。
发报员已经准备好,李世民也把自行车踩得呼呼的,卫青斟酌了一下语句,先按刘彻的吩咐,给长安的天子发去了电报,禀明自己的行踪。
得到回信并没有进一步指示后,他给后军也发了电报,很快得到回电,知道了他们的位置,并无他事。
“如果分几路大军……”卫青沉吟着,再次肯定,以后打仗不会变成另一种模样,但肯定会受到影响。过去忌分兵,是因为分兵容易失去联络,不能协同作战,而有了电报,尽管也很难隔空指挥,但显然情况会改善许多,最终他咽下了许多还未成熟的想法,只是赞道,“陛下真是带回了仙器。”
李世民停下了踩踏,抹了把汗,笑嘻嘻地应道:“不是仙器。仙器用坏了就没了,以后尽早能做出来。你们陛下开科举让人学数算物化,就是为了把这些你们眼中的仙器做出来。”
卫青为之所动。他现在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年纪自然还小,但他觉得长子反正看不出有多聪明。卫氏在他姊弟这一代才发达,没什么深厚的积累。像陇西李氏那样世代骑射传家的大家族,他卫氏学不来。而孩子在富贵里长大,究竟吃不吃得了军事这碗饭,卫青也不太能肯定。
他打拼一世,孩子想在军中谋个前途不难,可不是自己本事挣来的前途能走多远,那就让人怀疑了。
卫青此时已经在想了,如果孩子没那个本事的话,就学这些吧。他出身孤寒没有家学,学经传也不是他的兴趣所在,对送孩子去学这些没什么动力,现在便觉得不如去学这些。陛下现在就缺这种人才,就算学不成顶尖的,总也是有需要的吧。
这不是唯一的变化。打水时,卫青的亲卫带着几分小心,取出天子专赐的净水药投入水中,看着略带浑浊的水变清,啧啧称奇的同时取了上层净水烧开才让灶上取用,并倒了水呈到卫青面前。
这是刘彻感于霍去病暴卒、卫青亦不算长寿的史实而想的办法之一。
长途行军作战的劳损是不可能补足的,但尽量去掉一些不利因素总还是能做的。卫青用的净水药物是他从后世大量买来,普通士卒用的则是明矾,列入了军备之中。
士卒不讲究太多了,将领则得到医嘱,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把水烧开了喝!也不允许吃猎来的旱獭!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