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崇一边忙着羊肚菌的事,一边请人把晒干了的稻谷碾了一部分出来,剩下的带壳装在两口巨大的水缸里。
不像后世,机械的发展很成熟,现在将谷子变成大米,都是用碾子碾或者用石臼舂。
所以最后得到的大米,还带着一些谷壳和碎米,颜色也有一些黄,吃的时候还要再筛拣一遍。
这些谷子如果全部碾了,大概只能得到二百多斤大米,不过梁崇已经很满足了,至少她后面一年的粮食都有保障。
院子里的四小块菜地种的菜,也够她一个人吃。
再去集市上买一些肉类就行。
穿过来的第二年,梁崇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
今年的收税官来得更晚一些,一直等到十月下旬,一行人才在吴正贤卑躬屈膝的带领下,来到良禾村。
吴正贤敲锣打鼓,已经提前得到消息的村里人纷纷到广场上集合。
纳税时,村民需要把自己该交的粮钱运到这里,由收税官统一收取。
而各家的人口数量和该收的税钱等已经提前统计好了,里正也会在一旁守着,以防收税官有什么临时的需要。
不过在开始收税之前,领头的收税官向众人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
新知府虽然才来了一两年,却对营州百姓的贫苦和粮食产量的低下非常痛心。
作为百姓的父母官,他几次上书天家,最终得到皇上的准许,在营州大力推广他多年前就开始研发和试验的一种新作物。
名字叫做玉米。
收税官科普,玉米也是粮食的一种,种植时间在每年的四五月份,到九十月份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收割。
根据知府的实验,一亩玉米的产量,最少能达到四百斤。
好家伙,梁崇直接震惊了,在她还在寻思能不能捡个漏,找找没有被本地人开发的作物的时候,人家就已经完成了种子的选育和培养,并直接把它推广到了老百姓的身上。
果然人和人之间的差距,犹如一道巨大的鸿沟,难怪他能做知府,而自己只是一个小老百姓。
接着收税官又说,今年已经来不及种,但到了明年,朝廷要在营州大面积推广玉米的种植。
凡是想种玉米的人家,第一年,可以去官府领取一些粮种。
官府会按照一亩地发半亩种子的规格进行补贴,至于剩下半亩地的种子,则要花钱去买,但价格也非常实惠。
且玉米粮种的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梁崇想都不想,便直接打算明年开始种植玉米。
她正愁除了萝卜,还能不能找到其他的跟羊肚菌进行轮种的作物。
毕竟梁崇种植羊肚菌的地,除了种植的这两三个月需要之外,剩下的时间,只能种点蔬菜和萝卜。
利用率极低。
如果有了玉米,便可以轮作粮食作物了。
梁崇记得后世一些种植羊肚菌的农户,也是用玉米和羊肚菌进行轮作的,不过收完玉米之后,还要把玉米的植株和根须干干净净的清理出来,不然容易滋生杂菌。
听了收税官的话,底下的村民窃窃私语。
大家都没有听过玉米这种作物,幸好知府只是推广种植,而不是强制,有些人家长舒了一口气。
这些年不是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官府为了完成朝廷的某项指标,强制让他们种植某样作物。
但营州气候本就有些极端,像小麦这样耐寒耐旱的作物,产量都非常低,更何况种植其他的作物。
往往种植其他作物的那一年,收获很少不说,连解决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
梁崇已经提前和村里要卖粮的一户人家买了一百一十斤的小麦,现在正是新粮下来的时候,卖价比较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