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母见聪明的孩儿,竟然想不明白她说的话,问道:“我且问你,廉颇用兵如何。”
赵括生活在邯郸,岂不知廉颇之名,脱口而出道,“廉颇乃我国名将,能征惯战,又成名三十多载。其用兵,无人能及。”
赵母见儿子没有目中无人,又问道:“你与廉颇相比,能比乎。”
马服子虽高傲,但对廉颇还是有几分尊敬,也不敢大言不惭,“孩儿不能比之。”
赵母见孩儿还算清醒,并没有口出狂言,骄傲自大,又问道:“廉颇都打不赢秦国,你就打得赢。”
马服子道:“廉颇善守,不善进攻。孩儿擅长进攻,这也是王上让孩儿取代廉颇的原因。”
“你父亲对廉颇,还推崇几分。你竟然说他不善进攻。”赵母又道,“廉颇不善进攻,如何能孤军破齐,又如何能够得到勇冠诸侯的称谓。你父亲曾说何为名将,你还记得乎。”
“孩儿记得。”马服子道:“父亲说身为名将,攻无不克,所向披靡。若守,无人能破。”
“廉颇进可攻,战必胜。退可守,而不落败。此等名将,都不能阻挡秦军的攻势。你去了,可有把握击败秦军。”
马服子胸有成竹地说道:“孩儿了解对手,有把握击败秦军。”
赵母见孩儿又在妄自尊大,脸色一沉,问道:“征战四方,经验丰富的廉颇都没有把握打败秦军。你有把握获胜?”
马服子见被母亲小看,有意抬高声音,“孩儿认为,此战,该如何打。”
赵母不想听,也听不懂,打断道:“战场多变,岂能儿戏。此战若胜,天下闻名。此战若败,必会留下千古的骂名。你可想好了。”
“富贵荣华险中求。”马服子早已经做了取舍,扬声又道,“当年秦国攻我,诸将也说不能打。父亲主张打,才一战成名,震动我朝,扬威诸侯。我虽不如父亲,但也要效仿父亲。”
“赵国将才颇多,且不说廉颇。我国还有望诸君、都长君、许历、乐乘、楼昌等人。这些人都是先王留下的猛将。平阳君、平原君、虞卿等人都是充满智慧的人。他们都赞成以守为攻。王上不用他们,凭什么选中了你。”
“王上看中了我的才能。”
“你的才能?”赵母嫌弃地道:“你的才能有这些征战四方的人厉害。他们那个不是战场打磨出来的人。他们为何不去取代廉颇,难道是他们不想建立功业,留名后世。当然不是。是因为他们知道,此战代表着什么。”
马服子静下来,琢磨母亲说的这些话。
赵母又道:“此战,王上犹豫不决,是战,是和,举棋不定。这些人就是摸透了王上少年心性,急于求成,才拒绝统兵出征。你若为将,尚无威望。如何统兵与秦国作战。”
“父亲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孩儿。。。”
“十几年前,你父亲领兵。诸将皆不满,就连任贤好能的先王也心生猜忌。王上用人,远不及先王。廉颇忠于赵国,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伐秦不利,却取而代之。你出战不能胜,就会猜忌你,又该如何。”
“母亲不用多说。王上以我为将,我定领命。不能击败秦军,孩儿就为国捐躯。”
赵母道:“你若执意要去,我便与你断绝母子关系。”
马服子闻言,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听到的,问道:“母亲说什么,要与孩儿断绝母子关系。”
“你不听我言,必将酿成大祸。我不会看着你辱没了你父亲的威名,连累整个家族。”赵母见儿子听不进去,“你好自为之。”
马服子声音有些哽咽道:“哪有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母亲,我可是你的儿子。”
赵母道:“我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孩儿,你要明白母亲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