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共和国天军与海军首次打击同一个目标。
原因无二,在切萨皮克湾周边的区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之后,丹佛已经成为美国的“陪都”即美国的政治中心。从迫使美国当局无条件投降的角度出发,首先向丹佛下手,能够最大限度的打击美国的士气与
志。毫无疑问,这天的战略打击异常猛烈。
根据共和国天军与海军的作战记录,在这一天内,总共向丹佛投掷了各类弹药近力万吨。虽然投弹量远远比不上之前的战略打击,别说跟洛朽矾、旧金山、西雅图这些大城市相比,就连投在一些军事基地的弹药都要多得多,但是丹佛是一座人口不到四万的城市,而且受自然环境影响,中心城区的面积只有其他百万级大城市的一牛左右,是一座相对较小的大城市。
仅仅几个小小时,丹佛就变成了人间地狱。
因为美国联邦政府已经迁到此地。所以对战略打击的人员伤亡有详细的统计结果。根据美国当局在数日后公布的统计数据,光是能够辨认的受害者遗体就超过了万万具。另外还有大约同样数量的受害者遗体无法辨认,失踪人口也差不多有万万。也就是说,躲过这场打击的丹佛市民不会超过出万!这也很好理解。不管怎么说,丹佛是美国的西都。是新的政治中心,因为有联邦政府的机构在此,所以在大部分市民看来,有了华盛顿的教,美国联邦政府肯定会想尽办法保护这座临时
都。
更重要的是,丹佛是典型的内陆城市。离海岸线有上千千米。可以说。基本上所有丹佛市民都认为这里是美国最安全的地方,不然美国总统也不会跑过来避难。
战争就是如此。越是安全的地方,越是危险。
当然。丹佛仅仅是个开始。
到3月份,随着在太平洋上活动的4支主力舰队以火速赶往大西洋,并且在3月日就到达了加勒比海,加上之前派遣过来的4支主力舰队,当时在墨西哥湾与加勒比海活动的主力舰队多达旧支,也就是拥有,飞艘主力舰。更重要的是,当时共和国海军还向该地区部署了口支火力支援舰队,其中配备刃0千克级电磁炮的火力支援舰就有接近助艘。除此之外,一直在该地区活动的还有4支航空舰队,以及8座海上基地群。因为天军已经完成了对美国西北地区的战略打击,所以正在逐步将战略轰炸机转移到大西洋。算是部署在东太平洋与北太平洋上的4座海上基地群,当时仅部署在美国周边地区的战略轰炸机就在2万架以上!当然,这还没有算上可以部署在古巴的战略轰炸机。如果全部算上的话。能够对美国本土纵深地区实施战略打击的轰炸机在4刃刀架左右。
以此计算,极端情况下,共和国海军与天军的打击部队能够在落”时之内将大约劝万吨弹药投向美国本土的任何一座城市!
这是个什么概念?
别说是城市,就算是城市群。比如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地区,也承受不起劝万吨弹药的集中打击。换句话诺,劝万吨弹药,能够在一天之内将一个地区的数十座大小城镇变成平地!
用战后的评价来说,当时共和国当局已经不是在轰炸美国,而是在摧毁美国。
摆在美国面前的选择有两个小要么投降,要么毁灭。
在此之后的一周之内,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其他几座大城市,比如…玳州的夏延、犹他州的楼湖城、亚利桑那州的菲尼克牺四哥州的阿尔伯克基等,都遭到打击,受损情况与丹佛相差无几。可以说。照此持续下去,要不了2个月,面积是西部地区3倍的中西部地区就会变成无人区。
也就在这个时候,共和国当局做出了暂停轰炸的决策,让天军与海军暂时停止作战行动出小时。
当然,这不是为了与美国谈判。
在这出小时之内,共和国最高统帅部做了一个非常重大的决策,即将天军与海军的战略打击力量整合到一起,成立战略打击司令部,并且以阿拉帕契亚山脉为界,东面归海军指挥,西面归天军指挥,只是这两个隶属于战略打击司令部的作战指挥部有权调动该区域内的所有作战力量。
这么做,自然是在充分利用共和**队的作战能力。
通过前面的打击,共和**队已经总结出了有效战术,即用海军的打击力量去破坏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而天军的打击力量除了对付更加难以对付的军事目标之外,还承担起了杀伤有生力量的任务。也就是说。只有将海军与天军的打击力量结合起来使用,才能使打击效率最大化。
当然,在这凹小小时之内,共和国当局做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秘密联络几个主要盟国。就与美国进行停战谈判征求这些国家的意见。
虽然共和国是集约集团的核心国。也是打赢这场战争的主要力量,但是共和国还没有强大到可以无视其他国家更没有昌盛到可以消灭其他国家地步,所以在要不要以谈判方式结束战争的问题上,共和国当局必须征求盟国的意见,特别是那些对战后局势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盟国。
按实力计算的话,印度、巴基斯坦、伊朗、苏丹、阿根廷、马来西亚、泰国、伊拉克与叙利亚都算得上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盟国,而这些国家对待战争的态度,左右了集约集团的战略决策。
毫无疑问,绝对不是所有盟国都接受谈判方式。
拿伊朗、伊拉克与叙利亚来说,因为这三个国家都遭到美国直接与间接侵略,所以在要不要与美国谈判的问题上非常一致,即坚决反对谈判。要想提前结束战争的话,就只能是美国无条件投降,否则就应该将战争进行到底,以彻底摧毁美国的方式收场。事实上,这三个国家在根本性问题上也不完全一致,伊朗是想借此扩大发言权,与共和国在海湾地区未来发展的问题上讨价还价,伊拉克与叙利亚则是希望借此得到共和国的支持,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领袖,而不是听从埃及的指挥。当然,要不要彻底打垮美国,或者是彻底摧毁美国,都不是这三个国家领导人能够关心的问题。
与之相反,阿根廷、马来西亚、泰国、印度都认为没有必要把战争进行到底,如果能够减少战争伤亡。让成千上万的将士能够回家与亲人团员,即便是损失一些利益,也应该以谈判的方式收场。当然,这几个国家的根本目的还是希望尽快结束战争,使本国恢复正常秩序减少战争带来的损失。
毫无疑问,这场战争已经打得够久的了。
征求了主要盟国的意见之后,共和国当局已经意识到,反战情绪已经高涨,如何迅速结束战争才是关键问题。
受此影响,第三次通过瑞士发出谈判请求之后,共和国当局正式承认与美国进行了秘密接触,并且在集约集团内部发起号召,成立谈判委员会,专门负责与美国的停战谈判工作。
显然,这不是美国想要的。
让其他国家加入谈判,只会增加谈判的难度。
事实上,共和国也不见得能够从中获得更大的好处,因为欧洲完全可以在这个时候插上一手,要求以盟国身份参加谈判。
可以说,当时很多人都没搞清楚共和国高层为什么要公开谈判信息。
当然,等这些人搞明白的时候。大局早就定下来了。对共和国来说,最理想的结局自然是在地面部队登上美国本土之前。美国当局宣布无条件投降。问题是,随着谈判展开,美国无条件投降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要想让美国无条件投降,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美国当局觉得谈判的希望非常渺茫,而只要谈判一天没有开始,共和国的战略打击就一天不会终止,如果拖下去,恐怕还未等谈判准备妥当。美国就已经在战略打击下彻底成为历史了。如此一来,自然要在表达出诚意的情况下,制造一些能够严重影响到谈判的问题,比如使谈判变得更加复杂。
这就是共和国当局放出消息的目的,而这也成为了战略打击的进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