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大宋风流才子几个老婆 > 第260章 植芋计(第2页)

第260章 植芋计(第2页)

“而且,这芋头在我们边境的地方种植,还有一个不怕境外辽人偷去的优点,至少在我们种植的开头两年会极其有效!”盼兮有点神秘地说道,“前面我说过,蝗虫不敢去啃食芋头的叶苗,就是因为这芋头种在地里的时候,它的全身都会有一种毒素,不论是人、还是牲畜、虫类都不能直接生吃它。人与牲畜吃了后,就会立即上吐下泻,严重的话还会虚脱致死。蝗虫更是知道这个厉害,所以只能躲着而走。”

“啊!有毒素?那,那,我们种了它出来却有何用?”刚高兴了没多久的钱通判听了后的脸色又不好了。

“我说的只是芋头生吃之后的后果啊。芋头它全身虽然都有毒性,但是要去除这种毒性的方法却也非常地简单,就是只需要将它彻底煮熟后,不仅会人畜无害,而且极其美味,又非常容易吃饱肚子。所以,我们在教导百姓种植后,只需要简单地叮嘱告之这一点就行。”

“哦!”钱通判立即心领神会,“我们只需要将这个内容严格保密。在这边境地区,不管是契丹人是悄悄地偷走、还是过来打草谷抢走。仓促之下,他们肯定会有人生吃而中毒,进而就不敢再吃了。等到他们要搞清楚这东西必须要煮熟之后才能食用的道理,的确至少要有两三年的时间。”

秦刚倒是关心实施方面的事情:“那芋头种植的种子……”

“前些天梧哥乘海船回去时,专门在两浙路那里停留了几天,就是在帮我们采购芋头种子的,前两批已经赶着时间运来了,后面的还会有更多的陆续运来。”

盼兮的提议令他们大感兴奋,第一批芋头种子已经开始在沧州就近种下,后面的种子过来还需要数天,于是秦刚便立即给河北各军州发出了邀请信,说自己这里会有救灾补种的高效农作物,邀请他们派人来沧州会谈。

而此时,因为沧州在灭蝗以及防治方面的领先口碑,周边各军州已经极少有不把沧州秦刚的提议放在眼里的,而且这灾后的补种事宜事关重大,许多地方已经是焦头烂额地不知所措,一听沧州这里有好的解决办法,立刻就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态度应召而来。

许多地方甚至都是知州、知军亲自过来,唯恐自己地方在这一次会被落下。

待得大家聚在沧州之后,正好后面的芋头籽种已经运到,秦刚便开始给他们介绍了芋头的产量、栽培条件以及食用注意点之后,一听之下大家都似乎癫狂了,竟然极其罕见的没有人提出质疑。

反倒是其中有一个官员还引经据典地提到:“就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曾有载:吾闻汶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而这里的注解就说,芋头,形似鸱鸟之蹲,说的应该就是这个了!”

另一官员则说:“给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曾经看过魏晋的《列仙传》,里面也曾有过记载:酒客为梁丞,使民益种芋,三年当大饥。众如所言,后果大饥,梁民不得死。这个故事里讲的便是这种芋头用于救民于饥荒的事情!”

秦刚倒也对这些官员有点另眼相看了,看来也是有人读书没有读坏脑筋,反倒是能读到许多真正有用的东西。

当然,他也告诉大家,对于种植芋头之事,他是可以派出秦盼兮与菱川书院一起来的几位专家分别去各地指导芋头的种植,这些都可以算是他的友情帮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是,这些芋头种子的采购、运输等所有的费用,目前都是由两浙路的大商人谈建谈掌柜先行出面垫付的。所以接下来,每个地方如何结算,则是需要他们与谈掌柜派来的人好好谈一谈的。

假如有的州衙感觉目前手头一时困难的话,其实也没有大问题,谈掌柜手头做得最大的生意就是银行,这银行便可以谈一谈贷款的条件!

不声不响之中,四海银行的业务也就悄悄地切进了河北路。

秦刚在沧州做出的政绩,尽管他自己本人非常低调,从来不去主动宣扬或者说是请功。但是也禁不住这钱通判自己想要上进、要政绩啊。

依常例,通判也为一地之主管官员,有着独立上奏的权限。这秦知州自己不去请功,钱通判则是兢兢业业地日夜撰写奏章,尽责尽力汇报着沧州自秦知州到任之后的种种变化:

一是力除禁军军纪之弊,大唱练兵歌,让禁军的军容军纪彻底改观;

二是大兴利民之工商诸政,令沧州数十的百姓,家家都能有了余钱;

三是孵鸭养鸭以剿灭蝗灾,造福了沧州及周边数州县之地;

四是再兴青苗、保马等改良新法,令沧州青苗不饥、军马充足、百业兴旺、市场繁盛;

而关于向周边军州推介芋头以御饥荒之事,目前刚刚开始施展,还未能看到结果。不过在钱通判的心底,也是坚决相信秦刚的这一手安排,绝对又是可以拯救河北苍生的绝妙好手。

上奏这些事情,他虽有个人的私心,但却绝无抢功之意。在奏章中,也皆是实实在在地讲到这一切的部署安排,都是得益于秦刚的妙手指点。对他而言,只求在他为官的这么多年中,从来没有见过的如此辉煌政绩中,能够给自己分得一份“全心配合、用心佐事”的评价,也就心满意足了。

河北路原本就是今春以来朝堂关注的重点,辽军的动向、春旱的加剧以及随后而来的蝗灾,都令皇帝与一众宰执们不得不加倍地关心。

今天崇政殿的议事,自然还是首先从河北路的形势开始。

“养鸭灭蝗,奇思妙想,却是收效极佳。这是除了沧州之外,清州、霸州、瀛州等地送来的折子,都是盛赞沧州的这一法子甚好,只是他们临时补救,孵出的鸭子太少,比不得沧州能够根治蝗患。”赵煦先指着左边的一叠奏章说完后,立即又转向右边专门理出来的几份奏折怒斥道,“而就在一个月前,御史台的这帮子人,除了弹劾指责孵鸭灭蝗是荒谬之法的废话之外,可曾给朕上过什么确实有效的好主意么?”

看着明显动怒的皇帝,此时负责御史台的御史中丞刑恕只得站出来表态,定将回去追究这些胡乱弹劾的御史责任。

到了现在这一步,这件事情没有什么好辩解的,你御史弹劾别人的治蝗方法不好,但实际结果却恰恰相反。两边的奏章又被皇帝特意放在一起,这个锅,章惇等人可不想背,就只能由刑恕自己来背。

此时,却是翰林学士承旨蔡京站出来救了一个场:“臣有喜事恭贺陛下!”

喜欢风流大宋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风流大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