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刘松山被数万联军包围之后。
黎明时分,东方的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微弱的晨曦洒在了大地上。
此时,吴忠堡内响起了阵阵激昂的鼓声和嘹亮的号角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只见联军如潮水般缓缓地出城,他们迈着整齐而坚定的步伐,展现出一种严整的军容。
两千名步兵沿着堡墙依次排列成阵,密密麻麻的身影如同铜墙铁壁一般。
这一景象让刘松山感到十分纳闷,因为明教军向来是以快马利矛着称,擅长冲锋陷阵,如今却放弃了自己的优势,选择步战,这显然有些不合常理。
(西北少数民族擅长马战,所以大部分使用的是骑兵突袭战术)
心中涌起一丝疑虑的刘松山登上高处,极目远眺。
果然不出所料,他发现在北路方向,明教军的骑兵主力已经悄然绕过了清军的防线,藏身于茂密的树林之中,显然是准备伺机而动。
这些隐藏起来的骑兵犹如蛰伏在暗处的猛虎,等待着最佳的时机发动致命一击。
原来,明教军此次作战计划乃是采用迂回包抄、前后夹击的策略。
他们先以步兵吸引清军注意力,而后派出精锐的骑兵绕至敌后,趁着双方交战正酣之际,突然袭击刘松山的大营,企图实施斩首行动。
一旦得手,便可打乱清军的部署,使其陷入混乱。接着,再配合正面的步兵部队前后夹击,一举击溃清军。
然而,刘松山并非等闲之辈,他很快就洞察了明教军的阴谋。
面对如此险恶的局势,他当机立断,亲自率领十个营的兵力直扑树林中的明教军骑兵主力。
与此同时,刘锦堂和董福祥则分别带领各自的队伍主攻吴忠堡南面的步兵。
一时间,各营之间的鼓角之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仿佛是一声声战斗的怒吼。
清军如汹涌澎湃的洪流一般,向着明教军猛冲过去。
对面的明教军凭借着吴忠堡坚固的防御工事以及堡墙上设置的壁垒,顽强地抵抗着清军的进攻。他们居高临下,不断地向官军施放出密集的排枪,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
但英勇无畏的清军将士们毫不退缩,奋勇杀敌,喊杀声响彻整个战场……
就在清军匆忙躲避如蝗般袭来的子弹时,明教军阵营中的悍将铁秉忠手提那把寒光闪闪、锋利无比的大刀,背上还斜挎着一把洋枪,他毫无畏惧地一马当先,率领着五百名视死如归的敢死队员,如猛虎下山一般从侧翼向着湘军萧章开所部的阵地迅猛陷阵冲杀而去!
要知道这铁秉忠可不是等闲之辈,他曾经可是清军灵州营的参将,有着赫赫战功。
然而,在同治三年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投靠了马化龙一方,成为了回军之中的一员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