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他也想了很久,思考自己是天生就喜欢同性、还是单单喜欢祁术一人,思考现在让他直接放弃祁术的可能性,思考除了祁术以外他有没有对其他任何人产生过'喜欢'。
他想了将近两周,直到五天前才正式想明白,然后他找到舒涵,母子俩开诚布公地聊了聊这件事。
“你知道了?”
这是舒涵最不愿意发生的事。
感情这种东西不知道的时候还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旦被察觉,就会像饱受阳光雨露的种子拼命扎根、疯狂生长,越是回忆越是深刻,越是求证越是加分。潜意识将喜欢的人美化成更喜欢的模样,又因为更深的喜欢在脑海中再次美化,如此循环,甚至都不用对方做什么,自己就能把三分变成五分,把七分变成十分。
然后再想拔除,就是百十倍的困难。
早知道自己的举动会适得其反,舒涵绝对不会选择这种方式。
“妈,是我自己想明白的,就算没有这件事,我也迟早会想明白不是吗?”
离景皌坐在母亲身边,看着她眼角的皱纹。
“我知道妈是为了我好,是为我的将来做考虑,你爱我,所以希望我平安顺遂,不用经受世俗的眼光和流言蜚语的影响,不用去追求希望渺茫的喜欢。”
舒涵叹了口气。
她知道她的儿子是聪明的,即使在感情上有时候不太开窍,但却是一点就通,所以听离景皌说出她的想法,她并不觉得意外。
作为儿子,离景皌无疑是了解母亲的;那作为母亲,舒涵又怎么可能不了解儿子呢?正因为了解,在离景皌来找她谈这件事时,舒涵就明白他想说的话。
“皌皌,妈妈阻拦不了你,对吗?”
她看着她的儿子。
从牙牙学语到现在,十九年的成长时光,她和丈夫总是愿意去做开明的家长,无论离景皌想做什么,只要不违反道德法律,只要是他深思熟虑后做出的选择,他们从来都没说过反对。他们把他培养成了阳光、自信、开朗、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的人,让他即使希望渺茫也会勇敢追求,这不是什么坏事。
“如果你真的想好了。”
只要你真的想好了,确定不会后悔了,那就去做吧。
离景皌成长的过程中,很多次听到父母的这句话。
每当他提出一些听起来不符合寻常逻辑的要求,比如小学就想做游戏代练赚零花钱,比如初中要开个游戏账号做主播,比如初三暑假准备用自己赚来的钱来场说走就走不问归途的个人旅行。这些在其他家长看来堪称是异想天开的要求,他的父母知道后,总是会告诉他想好了就去做,他们不会阻止,但他必须经过慎重考虑,也要独自承担可能的后果。
“是,我想好了。”
离景皌不确定自己的这个决定最终会带来什么,但他知道,他已经想得不能再清楚,唯一会成为他的阻碍的,只有母亲的反对。
“妈,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