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燕然忍住了笑意,开始准备第三幅画。
他让厅堂里的人将几十个砚台里磨好的墨汁,全都倒在一个盆里。
那辽国使者耶律及达却站在院子里,看着这幅“《春水荷塘图》上的题诗发愣。
“毕竟汴京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嘶!”
还得说耶律及达文采确实了得,这首看似用来咏荷花的诗,却被他品味出了不同的味道。
如果说开篇的两句,“毕竟汴京”,“风光不与”,隐隐约约在暗指大宋汴京才是天下的中心,他国都无法与之抗衡,这层意思还是十分隐晦,让人难以确定。
但这后面的两句,却是万万不会错的!
那一句“接天”一句“映日”。一个“无穷”一个“别样”,分明就是蕴含了极度自信与自豪的情感在其中。
在这庸庸碌碌的大宋朝廷里,在这群不敢与北国争锋的鼠辈之中,却出了燕然这个满身英雄气的豪杰!
耶律及达心中暗想:燕然他小小年纪如此才华也就罢了,偏生这般英锐!
假以时日,若是他乘风而起,不知这大宋会不会在他手中,幡然一变?
……
当燕然的第三幅画从厅堂中拿出来的时候,那耶律及达心中还想着:
燕家小侯爷再怎么百般奇思妙想,就算才华有如天纵,到这个时候也该用尽了吧?
可是没想到这幅画一亮相,却让这位耶律大人眼前一黑,脑袋里“嗡”的一声!
第三幅,
泼墨大写意,
《天山夜雪图》!
只见这幅画犹如横空出世,气势纵横,怒涛翻卷、酣畅淋漓。
黑夜中的天空乌云厚重,层层叠叠,在大风下翻涌奔流。远处的天山峻奇耸立,磅礴浩荡,宛若远古巨人!
出奇的是,画中的场景分明是在夜里,夜色与乌云却在雪山的映衬下历历可见,背景的天山竟是大片留白构成!
在这个时代,留白的技法刚刚才开始应用,多半都是用来映衬远山与朝雾的。
可是燕然这幅画中雪满天山,千丈危崖,竟然都是用留白形成!
耶律及达看着画卷中,墨色恣意纵横,就像是成片泼洒上去的一般。
那苍穹如铁、密云层叠、朔风席卷、大雪扑面,竟是如此张扬雄奇,壮阔斑斓!
这是世间从未有过的作画技法,仅仅瞥上一眼,你就会被瞬间拉进画作当中,脸上几乎能感觉到风雪如刀的刺痛!
此刻的耶律及达,心脏都跳成了一团,他做梦也没想到,世间竟有人能用这样壮丽的笔法,绘成这样一幅图画!
而且耶律及达发现,原来这幅画不是拿出来的,而是抬出来的……
两个保镖抬着那张巨大的画案,把上面的图画朝着外边一立,画卷上水墨淋漓,还在相互浸染交融,好一幅《天山夜雪图》!
当李师师几位再次来到院落当中,姑娘们脸上已经满是郑重严肃之意。
要知道泼墨作画时,最能看出一个画家的功力,也最能见一个人的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