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百姓的疏散工作并不顺利,先是白马寺的和尚煽动百姓不要离开洛阳。
接着受到蛊惑的洛阳尹也不配合封常清的命令。
封常清知道,一旦洛阳城陷,为了鼓舞士气,安禄山必然会下令洗城。
眼看叛军逼近,但城中还有大半百姓没有离城。
为了掩护百姓,封常清不得不改变计划,亲领骑兵出战试图为百姓撤离争取一些时间。
叛军前锋主帅田承嗣没有想到,刚刚经历惨败的封常清竟然会主动出击。
封常清精选七百骑兵,趁夜对叛军大营发起突袭。
黑夜中叛军根本不知道有多少唐军进攻。
整个营地被唐军骑兵搅得一片混乱。
慌乱中,叛军前锋发生了营啸,自相践踏而死的叛军不计其数。
田承嗣见势不妙,带着手下亲兵立即往东逃跑。
这一战唐军大获全胜,也成功为洛阳争取到了三天时间。
这个时候郭子仪领三万兵马由夔州入楚,然后北上准备前来增援。
郭子仪手中的剑南道之兵少有的精锐兵马,虽不能与北方诸镇边军相比,但比起其他军队还是要强上许多。
若是剑南兵马能够顺利抵达洛阳,洛阳也未必不能守。
封常清得知郭子仪的兵马即将来援的消息之后也是大喜。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又发生了。
眼看援军就要抵达洛阳,这时一支神秘的军队挡住了郭子仪军的去路。
这支军队装备精良,甚至还在大唐边军之上。
郭子仪的前锋与敌交战,竟然被其击退。
“这是哪来的军队!”
剑南诸将皆是疑惑不解。
这时郭子仪想到了,出兵前李恽派人给自己送来的信,信中让自己小心少年僧兵。
“莫非这支军队就是少林的那一支僧兵!”
郭子仪想到这里,向前许远询问这支军队有何不一样的地方。
许远这时道:“节帅,这支军队确实比较奇怪,很多军官都是光头……”
郭子仪点了点头,脸上露出难看之色。
他愤愤的道:“太宗皇帝当年与王世充,窦建德交战之时,为了让当时拥众十七万的少林中立,答应把嵩山极其周边土地划给少林,并最多可以拥有五万僧兵,使得少林成为国中之国。”
“没想到这群假和尚竟然背叛大唐,加入了叛军!”
得知郭子仪部被挡住的消息后,安禄山大喜,再次发兵进攻洛阳。
十二月十五日,叛军进入洛阳外城。
封常清在洛阳上东门与叛军发生激战,结果战败。
御史中丞卢奕劝说东都留守李憕随自己撤退。
李憕道:“我受朝廷信重,肩负国家重任,既然无力拒贼,那就只能为国捐躯了!”
卢奕被他的话所感动,也不打算撤离。
“某当从公与叛贼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