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兄啊,你有什么计策可以应对这种情况吗?”吴三桂惶恐地问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无助和焦虑。
方光琛沉思了很久之后才说:“这样吧……这次我们就不要克扣军饷了吧!如果大家都发一两八钱银子的话,那么他们也就无话可说了。但是那一千骑兵既然已经发了二两银子,那么如果我们还是给他们发一两八钱银子的话,恐怕会引起变故的啊!”
“你应该知道‘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吧!
祝凤?踏入乾清宫的那一刻,晨光恰好穿透繁复的琉璃瓦,洒在他略显疲惫却坚定的脸上。他身着官服,每一步都显得庄重而谨慎,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国家的命运之上。宫门缓缓关闭,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只留下殿内龙涎香袅袅升起,与空气中淡淡的墨香交织,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
他缓缓跪下,膝盖触地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响,显得格外清晰。双手交叠,额头轻触冰凉的地砖,他心中默念着对皇上的敬畏与忠诚,声音沉稳而有力:“微臣祝凤?,给皇上请安了!”这句话,不仅是对皇上的问候,更是他对自己使命的宣誓。
皇上林小风,坐在龙椅上,面容平和而深邃,眼神中透露出不怒自威的帝王之气。他轻轻点头,那动作虽微小,却仿佛能撼动整个朝堂的风云。一旁的郭天阳,身着锦衣卫的飞鱼服,身姿挺拔,目光锐利,如同一只随时准备出击的猎鹰,他迅速上前,将一封沉甸甸的书信递到祝凤?手中。
祝凤?接过信,指尖微微颤抖,这份来自边疆的急报,承载了太多的沉重与期待。他缓缓展开信纸,逐字逐句地阅读,眼神时而凝重,时而闪烁着思考的光芒。信中描述的流寇动向,以及建奴蠢蠢欲动的威胁,如同乌云般压在他的心头。但他很快调整情绪,抬头望向皇上,眼中闪烁着决绝与智慧的光芒:“依臣之见,那些流寇恐怕对宣府并无真心,不过是想趁火打劫,攫取些财物罢了。”
林小风闻言,心中不禁暗暗点头,他没想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典史,竟有如此敏锐的洞察力。他轻轻一笑,目光中多了几分赞赏:“朕也是这么想的!”这份默契,让两人之间的距离无形中拉近了许多。
“皇上找臣来,是有什么要事吗?”祝凤?的声音里透着一丝谨慎,他深知,能被召入乾清宫,定有非同小可之事。
林小风站起身,身姿挺拔,仿佛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他的话语简洁而有力:“打猎去!”这三个字,却让祝凤?心中涌起无数疑问。
“啊?皇上,臣只是一介小小的典史,手中无刀无剑,如何能为皇上打猎?”祝凤?的惊讶之情溢于言表,他实在难以将“打猎”二字与即将面临的危机联系起来。
“打的是建奴!”林小风的话语如同惊雷般在祝凤?耳边炸响,他的心跳瞬间加速,一股热血直冲脑门。作为直隶通州人,他对建奴的仇恨与愤怒,比任何人都要深刻。此刻,他仿佛看到了家乡父老在战火中挣扎的身影,听到了他们无助的呼救。
“臣愿意为皇上效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祝凤?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他深知,这不仅是对皇上的忠诚,更是对自己家园的守护。
林小风满意地点点头,领着祝凤?走到桌旁。那张北直隶的地图,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卷,展现在他们眼前。山川壮丽,河流蜿蜒,城池错落有致,道路纵横交错。林小风的手指轻轻划过地图,停留在辽东已失之地和那些归顺建奴的漠南蒙古部落上,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果你是建奴,两个月后,你会从哪里南下?”
祝凤?凝视着地图,心中默默盘算。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道军事问题,更是对他智慧与胆略的考验。片刻之后,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建奴以往多从喜峰口、独石口等地入侵。如今雁门关在流寇手中,青山关则有吴三桂的关宁军把守,建奴断不敢轻易犯险。因此,臣料定他们仍会从独石口或喜峰口南下。”
林小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指着宣府镇,继续说道:“独石口紧邻宣府,若建奴从此处入侵,必会攻打宣府。上次流寇围城,巡抚朱之冯英勇殉国,宣府损失惨重。今你守城有功,朕决定任命你为宣府巡抚,兼兵部侍郎,统领五千兵马,收复宣府,你可有信心?”
祝凤?闻言,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此行的艰难与危险,但更明白这是他对国家、对家乡的责任与担当。他抬头望向皇上,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臣虽不才,但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皇上厚望!”
林小风见状,心中大定。他转身对郭天阳说道:“还不快宣旨?”
郭天阳闻言,快步走到屏风后,取出一卷明黄色的圣旨,高声宣读。那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般敲击在祝凤?的心上。当他听到“任命祝凤?为宣府巡抚兼兵部侍郎”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责任感。他跪下接旨,双手颤抖地接过圣旨,那一刻,他仿佛接过了整个国家的希望与未来。
然而,当他得知自己只有五千兵马去收复宣府时,心中不禁升起一丝忧虑。但他很快调整情绪,向皇上请示对策。林小风见状,微笑着安慰道:“五千人虽少,但足以牵制建奴主力。你可先收复延庆州,再根据战况请求增援。朕会派商队为你送去所需的一切物资,确保你无后顾之忧。”
祝凤?闻言,心中大定。他深知,这不仅仅是皇上的信任与支持,更是他对自己的信心与决心。他再次跪下谢恩,誓言旦旦地表示一定不负皇上所托。
临行前,郭天阳递给他一块令牌和一本名录。那令牌是宣府锦衣卫的指挥使令牌,象征着无上的权力与荣耀;那名录则是宣府锦衣卫的详细资料与暗语,是他日后在宣府立足的根本。祝凤?郑重地接过这些东西,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敬畏。
最后,林小风亲自将一个厚厚的信封交到他手中,那是新政的策略与计划。他叮嘱道:“宣府的安危就全靠你了!新政不仅可以笼络人心、树立威信,更可以激发百姓的斗志与信心。你到了宣府后,务必按照这些策略行事,确保万无一失。”
祝凤?紧紧握住信封,仿佛握住了整个宣府的命运。他深深地望了皇上一眼,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乾清宫。门外,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他仿佛看到了宣府的未来――一个充满希望与光明的未来。
在前往宣府的路上,祝凤?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既为即将面临的挑战而忐忑不安,又为能够为国家、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感到自豪与骄傲。他深知,这一路将充满荆棘与坎坷,但他更相信,只要心中有国、有民、有信念,他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与挑战。
沿途的风景如画卷般展开,山川壮丽、河流清澈、田野葱郁、百姓安居乐业……这一切美好的景象都让他更加坚定了守护这片土地的决心。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为宣府、为大明、为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灵带来和平与安宁。
凤?将军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宫城的尽头,他的离去仿佛带走了朝堂上的一缕寒风,却也悄然在每个人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郭天阳望着那逐渐模糊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他深吸一口气,鼓足了平生最大的勇气,缓缓迈出步伐,走向那至高无上的龙椅。每一步都似乎重若千斤,但他知道,这是他的职责所在,即便前路荆棘密布。
“陛下,”他压低声音,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恭敬而不失诚恳,“凤?将军守城之功,确有目共睹,然则,骤然提拔至二品巡抚之位,恐非朝野上下所能轻易接受。毕竟,巡抚一职,权重位高,需得德才兼备之人方能胜任,以免寒了众臣之心。”
阳光透过窗棂,斑驳地洒在林小风皇帝的脸上,为他那原本就深邃的轮廓镀上了一层金辉。他斜睨着郭天阳,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随即淡淡开口:“天阳啊,你可知朕昨日朝堂之上,为何无人敢应那收复宣府之任?非是无人愿往,实乃众人皆惧其艰险,畏首畏尾。凤?将军,以一己之力,守城有功,更兼其勇武过人,智谋深远,此等人才,朕岂能不用?”
说到此处,小风皇帝的语气中不禁多了几分严厉:“大明疆土,寸土不让,宣府之失,已让朕心痛不已。若再因区区官职之争,错失良将,那才是朕之大过。至于朝野议论,你且放心,朕自有分寸。”
郭天阳闻言,心中虽有不甘,却也明白皇上的决心已定,自己再多言也无益。他只得暗暗叹了口气,使劲点了点头,将未尽之言咽回肚中,心中暗自思量,或许这便是帝王之术,非自己所能完全理解。
“公孙遇春现在何处?”小风皇帝话锋一转,突然问道。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让郭天阳微微一愣,随即迅速回过神来,恭敬答道:“禀陛下,公孙大人正与李指挥使、东厂提督及户部、吏部诸位大人一同,在顺天府衙门内,监督新政实施情况。”
“哦,对了,朕差点忘了此事。”小风皇帝轻轻拍了拍额头,似乎是在自嘲自己的记性不佳,但那双锐利的眼睛却透露出他对新政实施的极度关注,“新政乃国之根本,关乎社稷安危,百姓福祉,各部必须齐心协力,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言罢,他站起身来,望向窗外那片广阔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与忧虑。新政实施的第一天,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而他,作为这个庞大帝国的掌舵人,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与警觉。
……
练兵场上,阳光炽烈,将每一寸土地都烤得滚烫。施守洪站在中央,汗水顺着他坚毅的脸庞滑落,滴落在脚下的土地上,瞬间被蒸发得无影无踪。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决绝,仿佛眼前的这群新兵蛋子,就是他即将塑造的钢铁之师。
“弟兄们!”他的声音响彻云霄,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你们听好了,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勇卫营的一员,是陛下的亲军!我们的使命,是守护这片土地,守护我们的家园,守护我们身后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