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样子是北朝时期的墓志铭,典型的魏碑体楷书。】
“你说想找墓的位置是什么意思?”高兴不解地问。
“就是想卖的时候有个故事可以讲讲。”
“哦,那挺简单的。”高兴自信满满地说,“这是北魏元珍墓的墓志铭,拓片大约是一百年前制作的。”
“这样啊……那这个呢?”
“乐安王妃冯氏的墓志铭;”
“北朝胡昭仪的墓志铭;”
“司马元兴的墓志铭。”
随着高兴的回答越来越快,也越来越简短。
在一旁,沈书语来不及反应,只顾着迅速记录下高兴提到的名字。
她打算回头再仔细检查视频,看看高兴是不是信口开河。
对于二十二岁的沈书语来说,这种鉴定方式简直匪夷所思。
“好了,就这些了。”宝友松了一口气。
即便面对自己的藏品,听到这么多墓葬的名字也让人感到一丝压抑。
另一边的高兴同样感到轻松,仿佛从黑白的世界中解脱出来。
然而,他的轻松并没有持续多久。
刚送走这位带着拓本的宝友,另一位连线的宝友紧接着带来了厚厚一叠纸。
一看见那些熟悉的黑白印记,高兴便觉得头疼不已。
“老师,听说墓碑上的拓片都能卖钱,我这些应该也能卖吧?”宝友满怀期待地问。
“你手里拿的是什么?”高兴好奇地看了看宝友手中的东西。只见那是一叠用普通A4纸打印的拓印件,显然不够专业。
“您瞧瞧就知道了。”宝友没有多做解释,直接将那些纸张铺展在桌面上。
最上面的一张上,清晰地显示出一个长方形图案,中间竖排着几个字:“加道衔荆州府知府明”。这显然是某个清代官员留下的印记。
高兴翻到下一张,上面写着:“道光二十五年荆州府知府刘”。再看下去,文字逐渐增多:“荆州府委官百户……万历年六月初一日记”。
看着看着,高兴心中渐渐明朗起来:这些都是从荆州古城墙的文字砖上拓下来的。
城墙上有许多刻有监造者信息的青砖,它们见证了历史,也吸引了无数想要留下纪念的人。
“原来如此,都是荆州古城墙上的文字砖拓本啊。”
“宝友,这些东西不是你自己拓的吧?”
“现在这种拓片市场价不高,一般也就几十元一张。”高兴说道。
“真的吗?”宝友显得有些失望,“可我听说,如今城墙那边已经禁止随意拓印了。因为使用墨水可能会损害文物。”
“更糟糕的是,有人为了让自己手里的拓片变得稀有,甚至会在拓印后用水泥把砖面覆盖住,这样就再也无法复制同样的拓片了。”
“哇,你怎么知道这么多?”高兴惊讶于宝友的知识渊博。
虽然关于禁止拓印的规定他早有所闻,但听到还有人会采取这么极端的方法来制造‘孤品’,还是让他感到十分意外。
高兴对这个离奇的故事半信半疑。
宝友却兴致勃勃地继续说道:“这可是当地人告诉我的,以前没监控的时候,有人半夜提着水泥桶就去修补城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