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文明破晓TXT全本 > 第850章 援助苏联七(第2页)

第850章 援助苏联七(第2页)

中国不会使用欧洲的殖民模式,毕竟连欧洲自己都不愿意这么做。在中国离开欧洲之后,一定会选择合作对象。参谋长,现阶段法国无疑是中国最好的合作对象。但是整个欧洲,难道只有法国才能与中国合作么?这个合作对象为什么不能是德国?”

曼施坦因也是有战略眼光的人,此时虽然内心很乱,却也直觉的认为赖歇瑙是站在很高的战略层次上发表看法。所有曼施坦因有些艰难的开口说道:“司令官,请容许与暂时告退。”

赖歇瑙不认为曼施坦因能够立刻全面吸收这些知识与观点,便同意了曼施坦因的请求。等曼施坦因离开后,赖歇瑙又独自坐了片刻。因为他回想起自己与希特勒进行相当紧张讨论的时候,希特勒那种仿佛受到伤害一样的神色。

但希特勒毕竟是希特勒,最终希特勒还是接受了赖歇瑙的一部分看法。虽然理论上的确存在中国在苏联的亚洲部分武装500万苏联军队的可能性,但是这种事情做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

而且希特勒在战略上的一些反应,也让赖歇瑙对希特勒有了一些期待。虽然希特勒自己也是个欧洲中心论者,但是希特勒的确有能力在极其不情愿的情绪下维持对非欧洲中心论的思考。

在这样的思考下,希特勒认为,苏联作为大国,绝不肯屈居于其他大国之下。所以德国如果放弃了吞并苏联领土的打算,而是逼迫苏联承认无法战胜德国,就有可能通过重创苏联,从而逼迫苏联保持中立的可能。

如果能完成这样的战略局面,同盟国就可以形成德国与美国两个战略轴心,构成北大西洋的堡垒,与中国对抗。

德国的目的可不是与中国远征军拼个两败俱伤,而是以欧洲轴心的身份与中国缔结有利的停战协定。自此之后,通过与中国的合作成为欧洲的未来核心。如果这个战略可以达成,第三帝国千年帝国的梦想就真的有可能实现。

所以,赖歇瑙与希特勒之间达成了短暂的共识。那就是必须摧毁西伯利亚大铁路,为德国后续赢得充分的时间。希特勒这才同意将喷气式战斗机调拨给德军南方集团军群。

很快,随着喷气式战斗机的投入,没有得到新式战斗机补充的苏联南部方面军就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本就岌岌可危的制空权彻底丧失,虽然上百万的苏联军队完全能够顶着轰炸继续作战,但是损失开始明显增加。

这样的变化虽然没有让苏联红军总参谋部感到意外,但是南部方面军的电报雪片般飞来,不少电报的措辞极为不客气。而且还有不少电报直接打给了克里姆林宫,南部方面军直接向斯大林投诉空军厚此薄彼造成的危害。

苏联红军空军司令诺维科夫大将倒是能忍得住,因为忍不住也不行。苏联方面已经紧急向中国空军提出了愿意接收中国现役装备的请求,中国方面也答应下来。

但是中国西部距离太平洋战区最远的地区有两万公里,而且那边的战斗机经过针对太平洋地区作战的改装,必须重新改装回适应苏联地区作战的设计。这就需要时间。

另外,苏联空军也没有完全适应中国战斗机,即便大量的战斗机运回到苏联,也得苏联空军方面进行一定时间的适应飞行。

所以诺维科夫大将只能暂时将注意力放到对现有战斗机的使用之上。在会议上,诺维科夫大将询问起中苏共同对苏联现有战斗机的升级情况。

从军工部门来的同志遗憾的讲述了当下的情况,“中国的发动机与我们现在的发动机完全不是同一种模式,中国的风洞试验积累的全部数据,对改造我们的战斗机毫无用处。我们现阶段是否同意苏联战斗机的改良,完全在中国的风洞群中完成?”

参加会议的人员都是业内专家,完全能听懂这些讲述。这个技术互通上的大麻烦,也不是没有讨论过。在苏德战争爆发前,中国已经开战了,大量新式飞机在太平洋以及印度洋战场上大大的展现出了实力。苏联方面考察过中国空军后,的确考虑引进中国战斗机技术。

在那个时候,苏联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苏联的空军没办法简单的借鉴中国技术。而苏联的国家定位与政治理念没办法让苏联采用中国的技术体系,双方的空军技术差距极大,如果不让苏联空军完全采用中国的技术体系,苏联就没办法真正借鉴中国技术。

军工部门的同志说的更直白,“如果我们继续采用升级的模式,短期内只能依靠中国的风洞群以及设计体系,我们战斗机的所有数据都将被中国了解。这件事,请求上级部门做出决定。”

空军司令诺维科夫大将倒是没有觉得棘手,这件事他也做不了主,必须由克里姆林宫决定。而且诺维科夫大将觉得这件事只怕要在苏联政治局里面争论好一阵,所以短期内苏联空军倒是不用为这些事情分神。

会议立刻进入了下一个议题,诺维科夫大将问道:“对于中国空军作战系统的学习,进展如何?”

看得出,这个问题的确点到了当下空军高层的兴奋点上,他们的神色激动又迟疑。诺维科夫大将努力打消同志们的顾虑,“说出来问题,我们才能解决问题。”

负责此事的中将立刻请已经被暂时任命为小组组长的列别捷夫院士前来汇报。此时的列别捷夫院士与小组内的其他科学家一样,都穿上了苏联红军的军服。当这些科学家被克格勃带走的时候,是被告知他们被征召入伍了。克格勃没有骗人,这些科学家们根据身份与专业性,分别被授予了中校或者上校的军阶。

列别捷夫上校面对一众空军将官,难免的激动起来。但是列别捷夫上校毕竟当过大学讲师,当他将这些将官们代入学生的角色后,心情立刻就轻松起来,讲述也变得顺畅许多,“经过几天的学习,我们已经能够操作电子计算机。而且我们也根据电子计算机的原理,对我们已经完成的数据操作得出的结果,发动计算中心进行了重新运算。到现在为止,计算结果相符合。”

苏联空军将官们听得很认真,而且大家都因为列别捷夫没有对专业内容进行一番讲述而感到松了口气。现在是战争期间,除了派去学习的那些军官之外,苏联空军乃至于苏联红军上层,没人想去浪费时间学习突然出现的新技术。

在前来做报告之前,列别捷夫也接受了军队政委的指点,明白了现在军队需要什么。他继续讲述起如何更有效运用电子计算机的需求,“工作组经过详细讨论后认为,我们必须向中国购买计算机所需要的外设。就是存储器,显示器,甚至是键盘。”

听到这些要求,空军司令诺维科夫倒是不怎么担心。现阶段中国允许苏联挂账3年,多购这么一点东西根本不是问题。他在意的是这位科学家会不会认为必须大量购买中国电子管计算机。

就在诺维科夫大将差点想提问的时候,就听列别捷夫说道:“现阶段,我们的电子管生产能力,完全可以用国产的电子管满足需求。现阶段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从中国买到什么样规模的电子管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规模越大,计算能力越强。同样也会遇到非常多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还是新手。我们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小型电子计算机的设计与生产……”

“多长时间!”空军司令诺维科夫大将打断了列别捷夫的讲述。

“一周内可以拿出每秒运算500次以上的电子计算机。”列别捷夫有自信的答道。说到这里,列别捷夫忍不住解释道:“中国电子管计算机的设计思路,我们已经学会了。如果不考虑时间的话,我们可以通过不断试验,发展起苏联的计算机。”

听到这话,一众空军将官们都松了口气。他们担心的是中国藏私,不告诉苏联电子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现在列别捷夫上校的报告与其他参加学习的军官的报告一样,想来苏联的确掌握了生产计算机的基本原理。而且科学家与军官的报告内容在苏联电子管完全能够替代中国产电子管的结论也一样,苏联电子管完全可以替代中国电子管。空军将官们觉得不用担心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