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大人一脸好奇地发问:“嘿,听说那些能把天文说得头头是道的人,他们的话在人间也能找到对应的验证;那些能侃侃而谈古代智慧的人,他们的见解总能在今天找到共鸣;还有啊,那些擅长剖析人性的人,往往自个儿也活得通透,没啥心理疙瘩。这样一来,他们掌握的道就不迷茫,关键信息一网打尽,那叫一个明明白白。我呢,今儿个就想跟您这位大专家讨教讨教,有没有那么一些知识,说出来我就能懂,看一眼就明白,摸一把就感受得到,最好是能让我自己试试,然后豁然开朗,解除我心中的小疑惑,这样的学问,您愿意给我分享分享不?”
岐伯老师一听,连忙恭敬地行礼回答:“哎呀,黄帝大人您这是要考我哪方面的学问啊?尽管问,知无不言!”
黄帝笑眯眯地说:“我就纳闷了,人这五脏六腑,有时候突然就疼得跟啥似的,这到底是哪路神仙在作祟啊?”
岐伯老师慢悠悠地解释道:“哈哈,黄帝大人,这可不是神仙作祟,而是咱们身体里的经脉系统在搞小动作呢。您想啊,咱们身体里的经脉,就像是一条条永不干涸的小溪,日夜不停地流淌,周而复始,滋养着每一寸肌肤,每一个脏腑。可要是哪天,寒风这个小淘气偷偷溜进了经脉,那可就热闹了。”
“寒风这家伙,一来就喜欢搞破坏,它会让经脉里的气血流动变慢,就像是小溪被冰块堵住了,水流变得缓慢甚至停滞不前。这时候,如果它只是在经脉外面溜达,那还好,顶多就是外围的血液供应少了点,皮肤可能显得苍白点,人感觉冷飕飕的。但要是它胆大包天,直接窜进经脉里头,那可就糟了,气血直接堵成了车祸现场,交通瘫痪,咱们就会感觉胸口闷得慌,肚子绞痛,或者是哪里突然来那么一下,疼得直冒冷汗。”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话:“哦?这么说来,这寒气还是个调皮捣蛋鬼啊!那我们怎么对付它呢?”
岐伯老师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对付这寒气小捣蛋,咱们得有两手准备。首先,得保暖啊,别让它有机可乘。冬天多穿点,别为了风度不要温度,夏天也别贪凉,空调吹久了记得起来动动,让气血活络起来。其次,就是得会疏通,就像咱们遇到堵车,得想办法疏通交通一样。咱们可以通过按摩、艾灸、拔罐这些中医理疗方法,给经脉来个深度SPA,让气血重新流动起来,把寒气这个不速之客给请出去。”
“说到按摩,咱们身体上可是有不少穴位能帮忙的,比如‘合谷穴’,就在咱们的大拇指和食指中间那个虎口位置,按一按,暖身又提神;还有‘足三里’,在小腿外侧,膝盖下三寸的地方,那可是强身健体的要穴,经常按按,能增强抵抗力,让寒气望而却步。当然了,还有‘气海’、‘关元’这些穴位,都是温阳散寒的好帮手,没事儿多揉揉,对身体大有裨益。”
黄帝这时开始描述对痛的感悟,首先,说那“痛或卒然而止者”,就像是突然间的“刹车疼”——正疼得死去活来呢,嗖的一下,不疼了!这感觉,就像是你正和麻辣小龙虾较劲,突然接到快递小哥电话,一激动,忘了嘴里还嚼着呢,疼意瞬间被惊喜取代。不过,这可不是好事儿,可能是身体在给你信号,说:“嘿,哥们儿姐们儿,悠着点,我受不了啦!”
再来,“痛甚不休者”,这就是传说中的“马拉松式疼痛”——一旦开始,就没完没了,跟跑马拉松似的,累得你怀疑人生。这时候,别硬撑,得找医生聊聊,看看是哪儿的“小宇宙”爆发了,需要给它来个温柔的“安抚”。
“痛甚不可按者”,这就像是身上的“禁区”——轻轻一碰,痛得你直抽冷气,仿佛在说:“别碰我,我正疼着呢!”这种疼,往往暗示着里面有炎症或者淤堵,得小心处理,别自己乱按,免得按出更大的麻烦。
“按之而痛止者”,这就有点意思了,咱们称之为“神奇按摩点”——咦,不按不知道,一按疼痛消。这种疼痛,可能是气血不通,按摩正好帮它疏通了经络,缓解疼痛。这就像是你家水管堵了,用力一捅,嘿,通了!
“按之无益者”,则是那“顽固派疼痛”——不管你怎么按,它就是不为所动,好像在说:“你按任你按,清风拂山岗。”这时候,就得考虑是不是得换个思路,从内部调理了。
“喘动应手者”,听起来有点吓人,其实是说疼痛伴随着呼吸急促,手稍微一动就加重。这就像是身体在告诉你:“我呼吸困难,快帮我!”这时候,得赶紧就医,别耽误了。
“心与背相引而痛者”,咱们叫它“心心相印背痛”——心和背好像约好了似的,一起疼。这往往是心脏问题或者背部肌肉劳损的信号,得重视起来,别让小问题变成大麻烦。
“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这就像是“肝胆相照,小腹也来凑热闹”——胁肋和少腹(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腰部两侧)一起疼,可能是肝气郁结或者肠胃不适。这时候,得注意调节情绪,少吃点油腻的,给身体减减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腹痛引阴股者”,听着就挺复杂,咱们简化成“腹部到大腿的连锁反应”——肚子一疼,大腿根也跟着遭殃。这可能是前列腺问题(男性朋友注意啦)或者妇科疾病的信号,得及时检查,别让小毛病拖成大问题。
“痛宿昔而成积者”,这就是“日积月累成包块”——疼痛时间长了,就形成了肿块或者结节。这就像是你长时间不整理房间,杂物越堆越多,最后连路都走不了了。这时候,得赶紧找医生帮忙“清理门户”。
“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间复生者”,这简直就是“疼痛版的鬼门关一日游”——疼得突然晕过去,过一会儿又醒了。这种情况,得高度重视,可能是急性病症的前兆,得立即就医。
“痛而呕者”,这是“疼痛引发的呕吐大赛”——疼得厉害了,连胃都跟着造反,开始吐。这时候,得考虑是不是肠胃出了问题,或者是疼痛刺激到了呕吐中枢。
“腹痛而后泄者”,咱们叫它“肚子疼后的厕所急行军”——肚子一疼,就得赶紧找厕所。这往往是肠胃功能紊乱或者食物中毒的表现,得注意饮食卫生,及时就医。
“痛而闭不通者”,这就像是“疼痛版的便秘”——疼得要命,还拉不出来。这可能是肠道梗阻或者便秘加重的信号,得赶紧想办法疏通“下水道”。
岐伯沉思了一下说,我这有个“寒气大作战”秘籍哦!陛下仔细听一下。想象一下,如果寒气这个小捣蛋鬼,悄悄溜进了我们的身体,那可真是一出好戏要上演了。
首先,寒气这家伙,它不喜欢热闹,专挑脉外这些偏僻小路走。一进去,嘿,脉管就凉了半截,冻得直打哆嗦,咱们就叫它“缩踳”吧,就像冬天里缩手缩脚的样子。这一缩,脉管就紧绷绷的,跟拉紧的橡皮筋似的,咱们叫它“绌急”。绌急一来,小血管小神经们可遭殃了,纷纷被扯得生疼,于是咱们就“卒然而痛”了。不过别担心,这时候,只要来点温暖,比如热敷一下,嘿,疼痛立马就撤退了,跟变戏法似的。但要是寒气这家伙赖着不走,反复折腾,那疼痛可就缠绵悱恻,久久不愿离去了。
再来说说,如果寒气这家伙直接闯进了经脉的大本营,和咱们体内的暖气(阳气)狭路相逢,那场面可就热闹了。暖气一看,哟,这哪来的不速之客,二话不说就上去对抗,结果两股气一交锋,经脉就鼓胀得跟吹气球似的,疼得咱们连碰都不敢碰。这寒气要是赖在经脉里不走,暖气还从上面源源不断涌来,那经脉就彻底乱套了,血和气都分不清东南西北,疼得咱们是死去活来啊!
寒气这家伙还特别爱去肠胃的小角落串门,尤其是膜原之下那块儿,血液流通本来就不顺畅,它一去,小血管们更是急得团团转,疼痛自然就找上门来了。这时候你就算按啊揉啊,血液也懒得动,因为寒气已经在那里安营扎寨了,所以按揉也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