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七日一早,闵海军离开了淞沪。
立刻就有电报发往了东瀛。
当天下午,一艘小舢板突然沉没并爆炸,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只是炸断了海底电缆。
无独有偶,淞沪与外界通信的其余陆地和海底电缆都出现了意外。
淞沪是长江中下游电报网的中心,这里的通信出现了问题,长江流域及以北的清国,电报网就成了局域网。
事故发生后,苏淞太道道台刘一鸣高度重视,派遣精锐衙役、陆海军进行调查。
最终确定是东瀛人派出的破坏分子干的,在各国驻淞沪使领馆强烈谴责这种破坏基础设施的行为。
之后清国发挥大国的担当作用,愿主动承担所有电缆的维修任务。
不过在此之前需要仔细调查记录,保留证据,以便事后追究东瀛责任。
而且刘一鸣会尽快恢复通信,但技术、人员、材料有限,恢复通信需要时间。
各国领事虽然有异议,但刘一鸣都这么说了,也没直接反对。
当天夜里,第三镇“悄悄”上了邮轮,往北去了。
“大人,咱们去哪儿呀?”
李和手心都是汗,看着汤潇逸。
“去勾引东瀛舰队。”
汤潇逸毫不在意的说道。
李和更加紧张了。
他加入闵海军这么久,汤潇逸就参加过一次任务。
那次也是如此,莫名其妙的就要开始远征,说是去干东瀛归国舰队,然后……
明治和他儿子就糊了一地,墙上也是。
这一次,会怎么样?
李和不知道,但有种预感,这次任务不会这么简单。
至少不是单纯的打联合舰队!
……
舰队行驶了十五个小时,半夜时在临洪河临时补给点补充了燃煤,之后便向东,开始绕过鲁地。
而八个小时之前,东瀛舰队才接到闵海军出动的消息,主力转而以十节航速向东南行驶,准备围猎闵海军,恰好在鲁地东南。
可惜,双方距离一百多海里,互相看不见,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个距离并没有拉近。
“第三镇电报,先头部队已经出发,主力正在登船。”
“淞沪电报,南洋水师已经抵达琉球,已按计划戳瞎敌人的眼睛,预计能持续四十八小时。”
通讯参谋将电报递给李和,李和又递给汤潇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