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在做猫的时候,小年给她吃过好几次小鱼干,方桐决定不与他计较。
“小年侍卫说得没错,”她手肘支在桌上,撑着下巴,出声附和,“从人数上看,芙蓉院的指认显然更加可靠。”
小年怔了怔,看她一眼,他没想到这姑娘身为怀疑对象,竟会主动帮另一方说话。
他朝她露出一个抱歉的笑容:“方姑娘说得没错,不过我是平等地怀疑你们,没有偏颇任何一方的意思。”
他语气郑重,听上去有些耳熟,方桐笑着朝封十二望了眼,果然有什么样的上司就有什么样的下属,别看小年平时浮夸,正经起来还挺像回事。
“殿下以为呢?”她笑吟吟问。
封十二看着她明亮的眼睛,不知想到什么,微微一哂:“不要捣乱。”
方桐:“……”
小年:“……”
方桐面无表情,很想提醒这位尊贵的十二皇子,她现在已经不是猫了,请不要用逗猫的语气和她说话。
小年更是瞧瞧两人,眼神一言难尽,殿下刚才……应当不是同他说话?
他掏掏耳朵,打算当作什么都没听见:“殿下的意思是,芙蓉院的人在撒谎?”
“他们的指认很完美,”封十二慢慢道,“有人记得,有人不记得,每个人只能拼凑一两条线索,符合一个普通人应有的表现,很难找到破绽。”
可正是这样才不对劲。
他低头望了望尸首那张惨白的脸:“可他们提供的线索太准确,几乎不用排除就能得到答案。”
方桐深有同感地点点头。
她旁听了这么久,越听越奇怪,一个人的记忆中有许多杂乱的成分,有人条理清晰,有人主次不分。抓重点是一种能力,不是每个人都拥有,但芙蓉院来的这群人里,无论老鸨还是伙计,龟公还是妓子,他们的表达方式如出一辙,干脆利落,直击重点。
而那老鸨看似提供的线索最多,追究起来对另一人的描述却很模糊,那人的长相毫无特别之处,十个人里面能找出一半相似之人。
在这模糊的描述中,她却提到那人手上绑着匣子,正好让人联想到手弩,于是更加坐实地上这名死者与对方是同伙。
方桐若没见过蒙面人,怕就和小年一样信了。
小年听了封十二的分析,顿时明白过来:“他们还没走远,我把人带回来重审。”
他说完要走,被封十二叫住:“让他们走。”
“为什么?”小年停下脚步,“这伙人既是串通好的,就该抓回来分开审问。”
“你打算抓多少人?”封十二问。
小年愣了下,没明白他的意思。
“如果是你,如何做到让这么多人一起撒谎而不露马脚?”封十二又问了一句。
小年想了想:“收买?胁迫?”
“共犯。”方桐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