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忘记,永远都不会忘记。
这也让他从很小的时候就立志长大了一定要当一名解放军战士,守卫祖国的边疆。
1992年,张子培高中毕业后便入伍到了川省某部当了一名测地兵。
高中生,在那个年代,绝对的高材生。
中专都是包分配的。
他可以考大学,也可以找一份不错的工作,但他选择了追随自家年少时的梦想。
走那些叔叔、大哥哥们的路。
当兵,当好兵。
战后的恢复建设搞得如火如荼,作为测地兵的张子培的任务是为炮兵射击提供坐标依据,误差不能超过0。02厘米,这是一个技术活,不容得丝毫马虎。
因为家乡是麻栗坡,老山前线,在得知张子培七岁的时候就当了‘后勤兵’,无论是战士还是干部,都对他格外的照顾。
在部队里,张子培又一次的感受到了部队这个大家庭所带给自己的温暖。
很暖,很贴心。
在部队里,他找到了当年那些官兵们的影子,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从部队退伍之后,张子培都做了这样的选择,他想,脱下军装,自己完全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守护那些为了保卫家乡保卫祖国而牺牲的烈士们。
于是,比军旅生活更累的日子到来了。
二十三年,八千三百九十五天,他接待了上百万名前来扫墓的烈士家属、参战老兵以及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各界人士。
这也就是说,平均每天要接到一百二十人。
对烈士家属和老兵有求必应,这是张子培的工作原则。
这也意味着他没有所谓的下班,私人时间,甚至那份微薄的薪水都要时常拿出一多半来去接济烈属。
不能陪妻子,不能陪孩子,除了出差,其余的时间都是待在烈士陵园里。
他不是没有动摇过,不是没有犹豫过。
已经在烈士陵园干了十几年了,应该,应该够了吧?
但是当烈士的母亲打过电话来的时候。
“是小张吗?你还在陵园工作吗?”
“阿姨,是我,我还在。”
“太好了,我是栾光辉的母亲啊,你还在就好了,就好了。阿姨腿脚不好,不能常过去,光辉有你在那照顾,阿姨就放心了。”
“欸,阿姨,您就放心吧。”
不走了,走不了了,怕同烈属们断了联系,张子培的手机号都不敢换,一直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