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代作为齐国的丞相,官职显赫,这样的人,赵何的手中必然有详细的资料。
赵何道:“怎的突然想到查苏代了?”
刘宣神色肃然,回答道:“此前,苏代到了臣的府上辞行,说是后天一早就要启程回齐国。”
“臣和苏代交谈,话语中,苏代对大王、丞相和臣联手算计一事耿耿于怀。”
“臣想着,苏代回齐国后,恐怕不会善罢甘休,所以调阅苏代的资料,看看此人有什么破绽。”
刘宣知道苏代,仅限于苏代的大体事情。
详细的情况,刘宣不了解。
赵何眼眸眯起,眸中也多了一道寒光。
刘宣是他的谋士,如今娶了田瑾,因为田单在齐国,刘宣就多了负担。如果苏代真的用田单做文章,真的会影响到刘宣。
这样的事情,赵何不能坐视不管。
赵何说道:“先生要调阅苏代的资料,找缪贤便是,本王给你一道手令。”
当即,赵何书写了一道手令给刘宣。
“多谢大王!”
刘宣拿着手令拱手道谢,然后离开了宫殿。
出了宫殿,刘宣找到缪贤,递上手令道:“宦者令,在下要调阅苏代的资料,麻烦宦者令了。”
缪贤道:“刘子客气了,随我来!”
缪贤带着刘宣,进入一座宫殿,让刘宣坐下等待。
然后,缪贤便离开了。
不一会儿的功夫,缪贤带人回来了。
在缪贤的身后,还跟着两个内侍。两个内侍各自抱着大捆的竹简,小心翼翼的放在刘宣面前的案桌上。
缪贤挥手让内侍退下,道:“刘子,这几十捆竹简,记载了苏代的所有事情。每一捆竹简都有标号,你从头开始,便可以查阅苏代的所有事情。”
刘宣拱手道:“多谢宦者令。”
看到这么多的竹简,刘宣也是很惊讶。
没想到,竟有如此详细的资料。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这证明了赵何对于各国的了解。赵国安插在各国的探子,保证了赵何能随时了解各国的情况。
刘宣也不多言,拿起了第一捆竹简。
第一捆竹简上,记载的是苏代的出生时间、地点、家庭情况,以及求学等事情。
刘宣一目十行,快速浏览。
第二捆竹简开始,记载的是苏代步入仕途后的事情。从苏代在周朝做官开始,……,所有的资料,都无比的详尽。
刘宣一一翻阅,逐一分析。渐渐的,对苏代愈发的了解,清楚了苏代的所有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