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华念完这首诗,全场又是哗然。
这到处是屎尿,粗鄙不堪的玩意竟然也是诗?
坐在前排的尚中敏脸色突然变得难看。
他明白然为啥方明华这个严肃的场合竟然念这些口水诗!
原来是针对自己早上提的口语诗体!
他再也忍不住站来大声说道:“方主编,你曲解我的意思,我提倡的是口语诗绝对不是你念的这些口水诗!”
说到这里,他干脆转过去对着后面的学生继续说道:“在一些口语诗中,的确存在过于直白,表现的肤浅、粗俗成了口水诗,就像刚方主编举得的那些例子。”
“但请注意,这只是个别,现在是将来也是,绝对不是口语诗的主流!”
个别?
方明华笑了笑。
到了后世网上比比皆是!
甚至还有人吹捧,为此沾沾自喜…。。
就因为这些,诗及诗人成了人们的笑柄!
但方明华不想和纠缠这个,而是反驳道:
“既然你说刚才那些浅白,粗俗的诗歌并不能代表口语诗,那么请问,现在一些人写的过于晦涩,意向的所谓朦胧诗是那就是真正的朦胧诗?!还有,北岛老师的那首《回答》,难道你真不理解前面两句?”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我敢说再过若干年以后依旧震人发聩!或许有人不知道北岛这个名字,但绝对不会不知道句诗!”
会场一片安静。
无论是喜欢朦胧诗或者不喜欢朦胧诗,喜欢北岛这个人或者不喜欢这个人的。
但都不但不承认这句诗的力量,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顿了下,方明华缓和了一下语气继续说道:
“五四”以来的新诗与传统之间出现了巨大的断裂,关键是无法把中国古诗中那特有的韵味用新语言表现出来,口语就像白开水一样,并没有转化为真正的白话文。”
“我并非是贬低尚中敏的提倡的非非主义口语诗,朦胧诗的确存在许多问题,现在是到了应该改变的时候。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后朦胧诗时代的诗歌意象》
主体意识的觉醒…。。
诗学追求的转移……
语言本体的狂欢…。。
方明华从三个方面讲了后朦胧诗的特征。
“我们必须坚持诗歌本身的韵律美,如果没有韵律那是散文,也许是小说甚至就是一段话,但绝对不是诗!
还有,重要的话说三遍诗歌口语化绝对不意味着粗鄙,绝不能下半身写作!”
“啪啪啪”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交流结束后,刘建军对方明华说道:“小方,你今天的发言很有理论深度啊,整理一下是不是要发表?”
“对,就发表在诗歌专号上。”
“方主编,可不可以将我刚才的演讲的内容也发表在你们的诗歌专号上?”站在边上的尚中敏突然冒出一句。
大伙愣了愣,又看着方明华。
方明华微微一笑:“有何不可?两篇文章同时发!让世人去评说!”
今天也一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