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眼中流露出赞赏之意。
虽然对于宫中的诸多事情早已洞悉一二,但是李承影这般机敏的回答还是令她颇为满意。
片刻之后,她又问道:
“那么,对于即将获得爵位一事,你个人如何看待?”
“草民绝不敢接受!”
李承影几乎是在瞬间便脱口而出,仿佛这个决定他已经深思熟虑很久一般。
此言一出,立刻引发了孙太后的兴趣,“哦?”
她轻声询问道,“何以见得呢?给哀家讲讲你的理由吧。”
李承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说道:
“草民不过是山野之间一介粗人罢了,在得到皇恩浩荡之前,从未离开过那片贫瘠的土地。
虽有幸蒙受陛下青睐提拔进入朝廷效劳,可至今为止并未能为国家建立显著功勋。
况且,自小生活在边远寒冷之地长大的我,文化知识相当有限,更不用提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了。
加之性格粗犷直率,并不适合作为一名贵族存在于这繁华都市之中。
故而……草民坚决不敢接受封赏。”
他说这话时语气诚恳至极,仿佛真的将一切看透了般平静坦然。
“诶,哀家听说你是秀才出身,如果不是服孝在身,说不定现在已是举人进士了,怎可如此妄自菲薄呢。”
太后的声音中透露出关切和不满,她的眼神仿佛穿透了面前这个年轻人的灵魂。
‘你大爷啊,你以为中举和中进士是菜市场买菜呢,’他在心中暗自吐槽,嘴角不由得勾起了苦笑,‘你们看看大明历年来的科举录取率,自己这身皮囊能中秀才都是买彩票中大奖了,还举人进士,简直是开玩笑。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深知这其中的艰难与不易,那些个寒窗苦读的日日夜夜,还有那令人窒息的压力,不是几句宽慰的话语就能轻易化解的。
“太后娘娘谬赞,草民自问才疏学浅,不敢妄想。”
他低头躬身,语气谦卑而又坚定,尽管心中五味杂陈,但他还是尽力表现出自己的谦逊与感激。
“那不行,皇上既然已经拜你为师,你怎会如此不济呢,定是被服孝耽误了。”
太后缓缓坐回了龙椅上,眉宇间流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要不哀家下旨多情,你正好安心读几年书,参加下次科举。”
话语中带着一股不容拒绝的决绝,仿佛一切早已成定局。
“谢太后恩典,只是草民才疏学浅,恐辜负了太后娘娘的一番美意。”
再次鞠躬行礼时,他的语气中既有感激又有几分焦虑,毕竟,面对这样的机会,谁都想紧紧抓住,但现实却总是那么残酷。
他深知,即便再给自己几次机会,也未必能达到那个高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放弃努力,哪怕是为了这份来自皇室的认可。
“那……”孙太后原本还想说些什么,但被她身边站着的太监轻咳一声打断了。
这位太监见状实在是有些看不下去了,便赶紧迈着稳健的脚步走到了前面,低眉顺眼地对着孙太后轻声提醒了一句:
“娘娘,依老奴看,若是继续这样逼迫殿下,恐怕会伤了和气。”
听到这话,孙太后眉头微微一皱,但她并没有立即发怒,只是将目光从李承影身上移开,看向了这个胆敢在自己面前如此大胆发言的老太监。
沉默了一会儿后,她的语气稍显温和了一些:
“罢了罢了,既然你不愿意参加科举也无妨。”
不过,当说到下一部分时,孙太后的眼神再度变得严肃了起来,“但这封爵一事,朝中议论纷纷,你是当事人,总得有个态度出来吧?”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转变,李承影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他抬起头来,眼神里闪过明显的感激之情,向着那位刚刚为自己解围的老太监深深望去了一眼。
然而,这一动作却让站在旁边的太监感到十分困惑——自己只不过说了几句话而已,怎么就赢得了这位王爷这么明显的感谢之意呢?
实际上,李承影之所以对那老太监心存感激,并不仅仅是因为对方帮助自己化解了一个棘手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在某种程度上,这位看似不起眼的老太监无意间帮他避开了一场更大的危机。
要知道,李承影虽然拥有原主的记忆,但对于文学修养方面实在是没有什么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