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他还承诺要公开透明地处理这一切,杜绝任何暗箱操作空间,保证每位普通战士都能公平分享到应有的战果。
当这样的宣言公布之后,整个现场立刻爆发出了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氛围。
台上所回荡着的声音不再是例行公事般的机械口号或勉强为之拍打的稀疏掌声,取而代之的是响彻云霄、源自于心底深处最真诚呼喊的轰鸣。
那是一股来自成千上万颗炙热心脏共同跳动所发出的震动,它携带着对未来满怀憧憬与信心的力量。
每一个粗犷而有力的声音背后,都蕴含着士兵们对新生活的渴望及向往,同时也体现出了他们对自己统帅发自肺腑的拥护和支持。
目睹此情此景,天顺帝心中亦是深受触动。
他知道眼前这一切美好景象能够出现并非仅凭一己之力就能达成的结果,而是归功于身边那位谋士李承影独树一帜却又充满智慧的建议。
正是由于此人不畏强权、敢于挑战传统,在众多朝堂重臣纷纷质疑并极力反对之时仍坚持不懈推动这样平民化的沟通方式来鼓舞部队士气,这才最终促成了如今令人欣慰的变化。
毫无疑问,在那一刻,天顺帝对李承影由衷敬佩的心情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陛下,我等受赏,那李先生呢?”
此时,一个士兵恭敬地走上前问道,语气中带着敬畏。
天顺帝闻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王贵这个锦衣卫大都督果然不负所望,一切安排得当,让他感到十分高兴。
他点了点头,心中暗自赞许王贵的办事能力。
“问得好!”
天顺帝大声道,声音洪亮,充满威严,“朕已经拟旨,册封李先生为晋国公!”
话音刚落,众人皆是一惊,议论声顿时四起。
而此时,李承影听到这个消息,更是瞬间从推车上跳了起来,仿佛被什么东西猛地击中了一般。
他并不是因为激动或欣喜才做出这样的反应,而是出于一种无法接受的心态。
虽然他在此次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是实打实的战功,根据大明礼制的确是可以封爵,但一上来就封为公爵未免太过显赫,这无疑会引起许多勋贵们的不满。
即便这次有勋贵领袖张辅在,他的存在能暂时平息一些异议,但也难免会触动那些原本就对新面孔持怀疑态度之人的心思。
更让李承影担忧的是,如果此刻他就已被封为公爵的话,那么日后无论他再立下何等功绩,恐怕也很难找到更适合的晋升之位了。
毕竟,按大明朝制,只有极少数极为特殊的例外情况才会授予王爵,而那些基本上都是追赠给过世的大功臣,绝不会轻易授予在世之人。
想到这里,李承影内心深处不禁涌起了复杂的情绪。
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挑战,或许比想象中还要艰巨许多。
第三,这般沉重的赏赐实在过于引人注目,必然会激起整个文官系统的不满。
一旦他们感到被冷落或是受到威胁,便会处处设障,无时无刻不在刁难他,从而给自己未来推行的计划增添数不清的阻碍与麻烦。
因此,在李承影看来,他不反对天顺帝给予他爵位之荣,但是这个称号绝对不能是国公这样的至高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