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这边是其乐融融,萧明尽这个县太爷可是愁断了头,他和李县丞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大雪是真的好看,可若是成灾可就不好了。今早已经有两个村的里正来报,雪太大,村里有几户人家的房屋都被雪压塌了,还是在夜里,还好没死人,村里人都尽量自己想办法安置了。
但这年头,谁家也没有余粮啊,萧明尽让李县丞亲自去下乡统计灾情,若是核实,便从库房里补贴一下粮食,等开春了再补贴一些钱修建房屋。
李夫人给李县丞收拾行囊,嘴上还有些怨怼。
“县衙里又不是没人了,县令怎么要你亲自去,这么大的雪,路上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李县丞却是心甘情愿地,就算县令不让他去,他也要自请,县令这是在栽培他呢,年纪虽轻,却颇有手段,他是十分佩服的,京城子弟,也不都是酒囊饭袋,反而经受过良好教育之后,路走得比他们这种从下面爬上来的人要宽得多。
“你们在家要看好松儿,别让他出去乱晃,让他把课业都好好完成。”
“你还是担心担心你自己吧,这一去又是几天,我给你换了些铜钱,饿了就拿钱跟人家买些吃的。”
李县丞握住夫人的手,抱了她一会,便带着随从走了,一同的还有两个衙役。
李松玉藏在柱子后面目送他爹出门,李县丞早就看到了,那柱子哪里能挡住他的身形,不过他急着出门,等他回来再收拾他。
见亲爹走远了,李松玉就带着小厮偷偷摸摸地出门了,李夫人还在为丈夫担忧呢,没空管这熊孩子。
下乡可不是那么好下的,李县丞下乡衙门便由主簿值班,有趣的是这个主簿是赵家的人,也算是赵安的人,小小的衙门,水也深呀。
没过几日,县城的街道路边便多了一些衣衫褴褛的人,萧明尽差人去问,都是从隔壁县逃出来的,大雪压坏了他们的房子,粮食也抢救不出来。
他们的县令可没有绵江县县令这么负责任,冬至过后早早就封了印,带着妻儿回老家度假去了,衙门只留了县丞和主簿,封印了都在家歇着呢,也不知道县里有灾情,里正也没有上报。
这么冷的天在街上也是饿死,萧明尽便把他们带回衙门,管吃,让他们每日出去扫大街,人数少还能这么安排,若是人数多,怕是会引起动乱。
和赵安商量过后,守城的士兵多了一倍,非本县户籍不能进入城里,又在城外盖了几间屋子,若有流民可以暂时安置在那。
等开春了若是这些人不走,可以给他们分些荒地去开荒,局面暂时稳定,没有造成什么动荡,绵江县是下县,本身就很穷,很少会有流民往这边走,要去也是去上县。
晚上赵安还安排人在城里巡逻,护防这一块萧明尽没有瞎指挥,现在还不是和县尉撕破脸皮的时候,得配合京城的行动,不能打草惊蛇。
指尖夹住薄薄的纸张,任由火焰吞噬,强大的帝国之下,老鼠横行,他们这些人就是皇帝的猫。
他是皇帝的人,可是不可避免的,会被打上太子一党的标签,想想自己能来绵江县还是太子帮的忙,说他不是太子的人恐怕也没有人相信。
雪下得一天比一天大,宋家和江家两家孩子已经能把雪人堆出花来了。雪太厚了,他们几个小的干脆拿了铲子到门口铲雪,从江家一直铲到茅草屋那边,生生铲出一条大道。
可能是雪太大了,路被封住了,福来酒楼的人没有来运菇,好在天气太冷了白菇的产量也不高。
宋家开始一日三餐都吃白菇,江家那边也是,送了好几筐,村长家和小叶家都送了几筐,老宅那边是宋晓谦过来玩,也给他带了两筐回去。
老宅的人与他们家仿佛真的没什么联系,也就偶尔何氏缝了些鞋袜让他们送过去,她自己也很少出门。宋晓谦与他们家的关系倒是越发的好了,学完千字文,他开始教起了论语,这个进度,已经算是比较快了
主要也是学生聪慧啊,不过宋家兄弟,就是江亭脑瓜子也灵光得很,好歹是高三党过来的,这点学习对他毫无难度,就是讨厌写毛笔字。
冬天写字冻手,宋晓云就给兄弟俩做了手套,但是写字的时候还是不太方便,他们出来玩才会戴上,许瑶和江亭见了也想要,宋晓云就干脆花时间给家里人都做了一双,人人有份。
宋以安和宋以宁也跟着铲雪,她们被收养之后,从来没有过过这般安逸的日子,每一天都很珍惜。
远远的见有人走来,宋晓云双手握着铲子,看身形,似乎有些面熟?
“晓云。”那人当中有人喊了一句,宋晓云眼睛一亮。
“表哥!”
赶忙迎了过去,是大舅舅和舅母,表哥来了,宋晓年赶紧回屋里去叫何氏出来。江亭江言和许瑶见他们有客人就自己回家去了。
大舅舅还挑着一担东西,舅母手里也拿着一大包东西。
“舅舅,舅妈,天这么冷呢,你们怎么来了。”
何氏也迎了出来:“快先进来,里面烧了火。”
大舅舅的眉头都结了霜,路那么远,还挑了这么重的东西,这么早就到了,可想而知他们起得有多早。
“小妹,身子还好吧?”
“好着呢嫂子,天这冷你们怎么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