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元年十二月十六早晨,京都的百姓们正兴致盎然的穿梭在大街上购买着年货,忽然听到了一阵整齐的马蹄声,车轮的咕噜声和开路人的吆喝声。
一队异国打扮的人出现在了繁华的街道上,这队人大约有五六百之众,各个神色肃穆,多是年轻力壮的侍卫,他们簇拥着一辆低调华贵的车子,直奔大晋国的皇宫。
这么大的一队人马,又都是异国的打扮,想不引起百姓们的轰动都难。很快,购买年货的百姓们都站在了路边,对这支异国的队伍议论起来。
“他们是青罗国人,前几个月青罗国使者来咱们大晋时,到我的铺子里吃过饭,所以我认识他们的衣饰!”
“他们不是前几个月刚走吗?怎么这么快又来了?还带了这么多贵重的礼物?”
说话的百姓指的是十几辆车子上捆着的樟木箱子,那些箱子做工精致,光箱子就价格不菲,更逞论装在里面的东西!
“谁知道呢?没准儿是来咱们大晋向那个公主提亲的呢,瞧中间那辆金丝楠木的马车,啧啧,真是阔气,上面说不定坐着哪个皇子皇孙呢!”
“唔,说得也是,那辆马车上还镶着那么多宝石,跟咱们皇后娘娘的凤撵一样华丽,定是个皇室贵族坐的……。”
车里面坐的的确是皇室的人,不过不是青罗国的皇子皇孙,而是青罗国的皇后娜木罕本人。
此时,她正使劲儿的绞着手中的帕子,努力的克制着自己的情绪。
二十年了,她终于等到这一天了,终于可以见到刻骨铭心的思念的儿子了…。
记得儿子刚被抱走时,也是这么个大冷的天,那天,幼小的他伸着短短的左臂,撕心裂肺的哭喊着:“父王……母妃,景宸乖…。父王母妃别不要景宸……”
当时,她和丈夫的心都碎了,恨不能跑过去把孩子抢回来。
然而,他们不能,完颜烈宏要将他们赶尽杀绝,孩子要是留下来只有一死。
和他们一起被流放至此的皇室子弟们,多半都被虐死了,前些日子,儿子被一群丧尽天良的士兵剥光了衣服,绑在树上射靶子玩儿,一个士兵不知是不是故意的,一箭射穿了孩子稚嫩的右臂,当时,她跟丈夫都要疯了,眼睁睁的看着幼小的儿子在寒风中哭得声嘶力竭,夫妻俩忘记了自己的尊严,跪在地上给他们磕头,磕得头都破了,他们却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游戏,直到后来,孩子失血过多休克了,他们才放过他,哈哈大笑而去!
那晚,丈夫抱着大难不死的儿子,哭着对她说:“娜木罕,孩子留在咱们身边只有一死了,还会死的很惨,不如把他送人吧,或许还会有一线生机…。”
那晚,他们在他们所住的破旧的窝棚里抱头痛哭了一夜,三日后,一支大晋国的商队路过此地时,她和丈夫在这群人中,相中了一个面色和善的中年男子,偷空将他们的遭遇告诉了他,并求他收养他们的孩子……
商人很善良,见到他们可怜的儿子,同意了,再后来,孩子被抱走了,他们俩的心也被掏空了!
这些年,她无时无刻不再回想着儿子被抱走那天,哭喊着向他们伸手,要他们抱的样子,这一幕,似乎将她的生命定格在了那里,于是,在她的生命中就只剩下了一件事。
活下去,努力的活下去,熬到将来的某一天,再见到他们的儿子!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念想,夫妻俩在那地狱般残忍的环境中活了下来,别的皇子王妃们因为不堪折磨,死的死,疯的疯,唯独她和丈夫,为了有朝一日能再见到儿子,即使被折磨残疾了,也都艰强的活了下来。
丈夫在流放期间,被那群虎狼之辈打伤,已经失去了生育的能力,他们的儿子注定是他俩唯一的孩子。
而她,为了不被那群士兵侮辱了,故意跌倒在火堆里,烧伤了身子。
多年后,夫妻俩苦尽甘来,丈夫在朝臣们的拥护下顺利的登了基,他登基后,发下的第一道旨意就是去找他们丢失的儿子。
可是,茫茫人海中,找一个不知是否尚在人世的孩子是何其艰难,就算丈夫是一国之君,就算他们倾尽全力,多年过去了,也依旧毫无所获。
每一次,当他们满怀希望的派出人手,再听到回报说“没找到”三个字时,夫妻俩都会失望的哭上一场,这些年,他们流下的眼泪足可以用缸来计算。
他们的身体都很差,早些年流放在外被往死里折磨时,他们为了有朝一日能再见到儿子,都顽强的挺了过来,一次次的与死神擦肩而过。可是这两年,那段痛苦的岁月留下的病根已经找上来了,特别是经历了一次次没找到孩子的打击后,他们更是心率憔悴,丈夫曾不止一次落泪说:“要不是等着见儿子一面,我早就去了……”
其实,她又何尝不是?
当年,她烧伤身子后,根本没有修养的机会,就被迫出去干活,落下一身的病,能活到今天已经是奇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们相依为命、苟延残喘的活着,每天,都虔诚的向上苍祈祷,祈祷他们的孩子还在人世,祈祷他们一家能团聚在一起……
可能是上天看他们太苦了,就在他们快要绝望时,给他们带了来儿子尚在人世的信息。
记得大晋国的使者把这个信息送到时,她激动得昏了过去,醒来后发现,丈夫已经准备好了十几车的贵重礼物,当天就要赶往大晋去迎接儿子。
他是一国之君,青罗国需要他坐阵主持,怎能让他去呢?
况且,她思念孩子二十年了,想他想的眼睛都要哭瞎了,怎么也该让她去啊!
这对患难夫妻,二十年来一直相濡以沫,相互扶持,从未红过脸,最后却在谁去接儿子的问题上吵得面红耳赤,她一向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但是在这件事上,她分毫不让,坚决要去亲自接儿子回家。
最后,在满朝大臣们的劝解下,丈夫终于不甘心的让了步,许她去接儿子,但必须尽快回来,他也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他们的儿子。
她心花怒放,不顾自己虚弱的身体,当日便启程出发,日夜兼程的向大晋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