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大胆一点,选择坐镇最危险的边境仙城,灵石补贴甚至能达到四五千之多。
不过这种福利,也就元阳宗修士能够享受到,青州附庸是没有的。
以他们各自势力的底蕴,也难以承担这种程度的“补贴”。
练功房。
刘玉取出用了几十年的蒲团,盘坐服用“雪参丹”,开始了在永盛坊市的第一次修炼。
雪参丹是精品丹药,药效远超基础的“培元丹”,服用此丹修炼速度又快了不少。
两种丹药交错服用,能大大降低抗药性叠加的速度。
当然,雪参丹药力更强,价格自然也要更贵。
一般售价在一万三千到一万五千灵石左右,几乎是培元丹的一倍之多。
……
“启禀师尊,修仙界通用文字,弟子已经大体识得。”
大厅中,周云龙垂手而立,毕恭毕敬的说道。
距离来到永盛坊市,已经过去了三月。
或许是灵根资质者,天生比普通凡人聪慧一些的缘故,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周云龙便学会了修仙界通用语。
这还是没有正式开始修炼,做不到过目不忘的情况下。
“嗯。”
刘玉轻轻颔首,沉吟了一会儿,从储物戒取出一本红色封面、厚约一尺的书籍。
此书的封面上,赫然写着“圣火编年史”。
没错,此书正是记载了圣火教的历史。
从开宗到鼎盛时期,再到为了炼制“圣火剑”山门被破,乃至其后的“黑暗岁月”都有记载。
以及一些,为圣火教做出贡献的杰出人物,在其上也留下浓墨重彩。
既然答应了唐天宝,要让圣火教传承继续下去,刘玉自然不能太过敷衍了事。
最重要的是,剑灵不会认同啊!
随便找一个身具灵根者,传授圣火教的功法,就能叫做传承延续吗?
显然不能!
一个国度的百姓,如果连本国的历史都忘记,文化风俗都遗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显然,很难对国民的身份产生认同,也就算不上真正的某某国人!
一个只是得到功法的修仙者,而对宗门历史并不了解,那也不过是偶尔得到功法的外人罢了。
只有得到传承功法,并且对宗门历史产生“认同感”,才勉强称得上“传承者”。
两者,缺一不可!
刘玉先传“圣火编年史”,自然是让周云龙先了解圣火教的历史,随后再告诉此子其责任,为何会收他为记名弟子。
最后,才会传下“圣火经”。
之所以收下这名“开山大弟子”,便是为了了结破败之剑的因果。
倘若此子不愿承担这份责任,那么收徒的打算便“自始不存在”,刘玉也会将之处理掉。
只有愿意肩负圣火教的传承责任,才算得上他的记名弟子。
往后的仙途,至少修炼到筑基期不成问题,相比普通修士可以说一番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