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昌玉迟疑道:“这合适吗?”
卢桂英道:“有什么不合适的,这事你不用管,我自己找我兄弟说。
”
邓昌玉点头道:“行,要是他们真肯帮忙贷款的话,到时自然亏待不了你这些兄弟。
”
……
除了邓昌玉与卢桂英夫妇以外,那耶邓氏也有其他脑子灵活的族人想到了去信用社贷款。
这年头,虽说信贷已经失控,银行早就开始收紧贷款,贷款的难度跟之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但收紧贷款不代表就不再放贷了,只是审核比以前严格得多,只贷给那些优质客户,而不像以前一样是人是鬼都能贷。
而那耶邓氏的族人,说句不夸张的话,每一个拎出来,那都是信用社需要争取的优质客户。
因此,能想到去信用社贷款的人,等食品公司成立,肯定会占到比其他族人更多的股份。
正应了那句话,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
时间匆匆。
转眼,就到了农历六月。
1987年的高考也即将开始了。
高考前夕,邓允珠请李淑琴一起到松旺圩的一家小饭店吃晚饭。
李淑琴由于家庭变故,这几个月以来一直接受同桌邓允珠的帮助,双方的关系原本就不错,如今更是急剧升温,在学校里已经成为形影不离的好姐妹了。
吃饭的时候,邓允珠感慨道:“淑琴,这学习好跟不好,在父母那里的待遇是真的不一样啊!
”
李淑琴笑道:“这还用说,肯定不一样啊!
”
邓允珠道:“我二哥还有三弟高考的时候,我爸对他们可上心了,轮到我高考,我爸就一句话把我打发了。
”
李淑琴好奇的问道:“什么话?”
邓允珠道:“就四个字,尽力就好。
”
“珠姐,我觉得邓叔叔也没说错啊,本来就是尽力就好嘛!
”
“好歹多说几句,给我鼓鼓劲啊!
”
“读书又不是打架,鼓劲其实没什么用的。
”
邓允珠笑道:“我也知道没用,就是说说而已,要是我爸真对我抱有什么期待的话,那我就该头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