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捋着自己的长须坐到了张苍和韩非的身侧。
师徒三人以三角形落座。
“老师!”荀子刚刚坐下,韩非就急不可耐的问道:“您还有挽救韩国的方法吗?”
韩非热忱、期待的眼神中,荀子缓缓摇头。
见此,韩非颇感失望,随即又不死心的问:“您…您刚才不是说叫我不要气馁吗?”
荀子捋着胡须,淡然一笑,摇头说道:“我说的不要气馁,意思并不是能挽救韩国,我只是要你不要为韩国的灭亡而气馁。”
韩非闻言,心中更失望了。
难道韩国真的没救了?
荀子接着说道:“当今天下,统一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不管是秦国也好,赵国也好,楚国也好,甚至是齐国魏国都想要统一天下。
韩国地处四战之地,无论是谁想要去统一天下,都绕不开它。
因此,韩国的灭亡是必然的。
这是势,势绝非人力可以扭转。”
韩非紧咬嘴唇,眼里满是不甘,“老师,那韩国就只能坐以待毙么?”
荀子轻轻拍了拍韩非的肩,“非也。韩国虽亡,但韩国子民还在,文化还在。你一身才华,不应只着眼于一国兴衰。”
韩非微微一怔,似有所悟。
“师兄,老师说得对。”张苍附和道,“秦国若得天下,也需治理各国遗民,师兄的法家思想定能有用武之地。”
“不!”荀子摇了摇头,看着小徒弟张苍说道:“仓,你后面的话说对了,但前面的话却说错了。”
张苍一怔。
荀子缓缓说道:“秦国确实很有希望统一天下,但是,赵国统一天下的可能性更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什么?”*2
荀子笑了笑:“因为赵国会使用仁义,仁义的军队是无敌的。”
张苍嘴角一抽。
韩非也忍不住撇嘴。
如果说当今天下有谁是第一赵国吹,那肯定就是荀子。
荀子不管到了什么地方,都要吹一吹赵国。
尤其是田秀,荀子逢人就对人说他的治国理念有多少先进之处,荀子对田秀对赵国的赞美滔滔不绝。
就导致他的两个徒弟韩非、张苍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荀子见自己两个徒弟的反应,淡淡的问:
“你们两个是不是觉得老师说的不对?”
韩非是个老实孩子,听到老师的话,赶忙拱手告罪:“学生不敢!”
张苍头比较铁,胆子也大:“老师,我的确认为您说的不对。”
“哦?”荀子饶有兴致的看着张苍:“你且说说为师哪里不对?”
张苍拱起手一本正经的说道:
“老师,学生承认,赵国如今确实是蒸蒸日上。但是赵国跟秦国之间还是有一段差距的。
首先,秦国经过了差不多100年的发展,从秦孝公至今,已经经历六代七王,其底蕴可以说是非常雄厚。
反观赵国,虽然吞并了燕国。但燕人与赵国有亡国之仇,20年以内燕人恐怕不会拼死为赵国作战,赵国所能使用的实际上只有他们本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