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蓝玉的话说:他知道朱楷在做生意,所以先去帮朱楷带一些免费的商品回来。
从长城一线划分的话,现在的大明境内没有战争,所有人都在种地、挣钱、努力生娃,长城以北,大明的刀锋正在收割独属于强国的韭菜。
朝臣们虽然不想武将再继续打仗,可是也无可奈何,朱元璋就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他们现在如果提什么反对意见,那完全就是在找朱元璋的麻烦,朱元璋能惯着让自己不开心的人?
所以,让他们去打吧,打的越狠越好。
反正功名封到国公已经到了顶峰,国公家里只是多一千亩农田,而且还不能兼并其他的土地,这国公就是个空壳子,除了名字好听,其他的都没啥意思。
所以,让武将去打吧,你们把土地打下来了,管理的时候不还得是我们这些读书人?
可是,朱元璋在大朝会上,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直接把朝臣们炸懵了啊。
朱元璋,要封异姓王。
这句话一出,所有人都反对。
尤其是文官团体,他们听到朱元璋说封王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在大殿上死谏。
开神马玩笑,现在封异性王,第一批被封的异姓王肯定是武将啊,这对他们文官集团有什么好处?
不同意,坚决不能同意。
李善长没有任何表示,他觉得朱元璋封的这个异姓王不简单。
所以,李善长选择静观其变。
他更希望这次的朝议对异姓王的态度无法有一个明确的意见,他好找机会去见朱楷,询问朱楷的意见。
李善长之前听过朱元璋和朱标透出来的口风,说过要封异性王的事情,但他当时正在为改组六部忙的脚不沾地,没时间去管这件事,也没有找朱楷聊过,现在朱元璋突然提起,着实让李善长有些惊讶。
没弄明白朱元璋的意思,李善长选择按兵不动。
至于那些反对封异性王的文官,他们是肯定没机会封异姓王的。
谁知道朱元璋听到大家反对后,也不着急:“既然你们反对,那就稍后再议吧……本来还想着让善长、广洋封王,现在看来,你们并不认同。”
李善长?
汪广洋?
朱元璋只点了两个文官的名字,却没有提及武将……这次封异姓王,没武将什么事吗?
大家把目光投向徐达,发现徐达就像没事人似得站在队列的最前面……
哦,原来他早就知道朱元璋要封文官为王的事情了的。
我去!
封文官当王爷……这特娘的是怎么回事?
朝堂立刻就炸了啊。
纷纷跪地询问朱元璋是怎么回事……如果朱元璋真的想让文官去当异姓王,那他们就算把所有的武将都得罪了,也得把这件事落实!
“诸位大人,稍安勿躁,请听我一言。”
朱标此时站了出来,为大家解释:“异姓王目前只有三个名额,辽东王和东、西草原王,你们谁能得到王爵,并不是看现在的功绩,而是看以后的能力,只要你们得到王爵,将辽东治理好,被陛下和天下百姓认可,你们就可以获得世袭罔替的王爵,获得一座县的封地,当然……诸位大人的子嗣你们也要悉心培养,如果他们的能力不足以支撑自己的王爵时,爵位就会被剥夺,降为国公……”
朱标现在说的,是在朱楷提出简单谋划后,朱元璋和朱标多次改良后的一套敕封异姓王的办法。
先拿出来用,然后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