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去之路不知多远,时间的车轮却是一滚又一滚,数得大概,又到了炎景夏天。
但见蝶在花丛飞,蝉在树高鸣。
取经队伍中新进的猪八戒,受天气影响,已失去了起初的兴致勃勃,因他一直挑着担子,尽管有股子憨力,终是途中辛苦又无聊,厌倦了行路。
大圣不曾惯着八戒,时常督促对方快走,且伴着几句冷言冷语。毕竟大圣自己也想早点取完经,期望从速赶路。
而一直受着“鞭策”的八戒,他的身体老实听从大圣的指挥,只在心底埋怨不少。
因大圣打着空手,连扯嗓子吼加工的工头都比不上,怎能理解八戒的乏累。
“每天赶路、赶路,要赶投胎了去,哪天老和尚念死你就是对了。”八戒行在队尾,对大圣泛着郁愤。
这一日行至天晚,又见山路旁有一村舍,唐僧道:“悟空,你瞧日落西山、月升东海,幸而遇见一户人家,我们去借宿一晚,明日在走吧。”
大圣还回应,后面的八戒急忙道:“说得是,老猪也有些饿了,且去化些斋吃,有力气也好挑行李。”
大圣损道:“你不是想化斋,是离家几日开始恋家,在这里心生抱怨呢!”
听得话意,八戒显了慌张,反驳道:“哥啊,似不得你这喝风呵烟的人。你不晓得,我自从跟了师父以来,长忍半肚子饥哩。”
对此,大圣是呵呵冷笑。
唐僧却装没听到,因他见过八戒饭量,对方说半肚饥,唐僧是信的。
不敢应承,唐僧催促道:“莫絮叨了,先去借宿,安歇下来再说。”
八戒这才不与大圣顶撞,挑好担子,跟着前进。
到了路旁人家的门扉前,三藏翻身下马,走去敲门。
大圣接了缰绳,八戒歇了行李,伫立一蓬绿荫之下等候。
之所以这样做,无外乎只有唐僧长得像个好人,若让大圣、八戒冒然上去,免不得把人吓坏。
唐僧拄着九环锡杖到了门前,见那门户开着,有一老者斜倚竹床之上,口里正嘤嘤的念佛。
唐僧不敢大声打扰,慢慢地叫一声:“施主,问讯了。”
老者闻声急跳将起来,收敛好衣襟,出门见是一个丰姿的和尚,忙还礼道:“长老,失迎。你自哪方来?到我寒门何故?”
唐僧说起,如今已快习惯的公式话术:“贫僧是东土大唐的和尚,奉旨上西天大雷音寺拜佛求经。适至宝方天晚,意投檀府告借一宵,万祈方便。”
“去不得、去不得。”老者却没有先管借宿的事儿,他道,“西天难取经。要取经,往东天去罢。”
唐僧闻言大惊,心中沉吟:菩萨指道西去,怎么此老说该往东行?
只觉得此事怪诞特异,唐僧以为又遇神仙,一时间口中腼腆难语,不知要怎么搭话了,在那里半晌不动。
他俩说话声并未避人,后面的大圣、八戒都听得清楚。
因而大圣耐不住,上前扯叫道:“你这老儿,白长这么大岁数。我出家人远来借宿,量你家窄狭,不愿借,管情说出来就是。”
“我们在树底下坐一夜,不打搅你,却把这厌钝的话虎唬我们是何意思!?”
咋咋呼呼一嗓子,叫那老者心惊肉跳。
不过既然出着声,在老者眼里,大圣虽长得不像好人,却好像个人。
因而也没有过多惧怕,老者只对唐僧道:“长老,你不言语了。怎么让你徒弟,这般拐子脸、别颏腮、雷公嘴、红眼睛的一个痨病魔鬼,竟来冲撞我这年老之人!”
说这一串,明显在贬斥大圣不知礼数。
大圣倒也不生气,笑道:“你这老儿忒没眼色,要那俊些的,叫中看不中吃。老孙虽小,皮裹一团筋,厉害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