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本公子也就没什么好问的了,杜兄,咱们走吧。”
“啊?这……这就走了?”
杜容辉有些惊讶地看着顾鸣,不明白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嗯,走吧!”
顾鸣起身向着外面走。
杜容辉无奈,也只能跟着离开。
走到无人之处,顾鸣方才冲着杜容辉道:“这案子我已经心里有数,这样吧,我给你写封状纸,你拿着状纸去京城告御状。”
“什么?告御状?”
杜容辉以为自己听错了。
告御状,在民间倒是被人传的津津乐道。
特别是戏文里,这类的戏多的是,让百姓看的热血沸腾。
简单来说,这也是一种YY的方式。
但现实中,从古至今告御状的事例不是没有,但根本不是民间传说的那么多,那么顺。
正所谓国有国法,告御状属于典型的越级上诉,而且通常都属于民告官。
于律法来说,告御状有法可依。
但,其门槛却相当高,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在京城告御状一般有三种方式:
一:刑部设有一面专门用以告御状的鼓,名曰:登闻鼓。
百姓如有冤屈,可上前击此鼓,意为告御状。
不过,想敲此鼓千难万难。
毕竟告御状非同儿戏,为了防止人乱敲登闻鼓,此鼓全天候都有人守候。
想敲此鼓没问题,无论男女,先拖到刑堂脱光衣服滚上一遍钉板,挨上几十大板,如果侥幸活下来方才有机会递上状纸。
二:拦路告御状。
这一点更加危险……一来皇上很少出宫,搞不好守大半年都不得见。
就算运气好遇上皇上出宫了,阵仗何等之大?
一旦冲上前去,估计离着老远就被侍卫乱刀砍死,更别说什么递状纸了。
总之,拦路告御者,几乎没有成功的。
三:去皇宫门外跪着告状。
这一点其实与敲登闻鼓是差不多的,而且危险系数更高一些。
因为宫门外的守卫很可能直接将告状之人当成刺客乱刀砍死……
就算有守卫肯通报,同样还是要拉到刑部,无论男女,先脱光衣服滚上一遍钉板,再挨上几十大板……
民间百姓对此或许有些不太了解,都是人云亦云,但杜容辉乃是饱读诗书的秀才,对于这中间的道道自然是知之甚详。
他很清楚,自古告御状者,成功的机率小之又小。
就算最终侥幸打赢了官司,告状者大多也不会有好下场,一般的流程就是发配甚至充军。
因此,听到顾鸣一说告御状才会显得分外震惊,且有一种不寒而栗之感。
“没错,因为这案子府衙已经落案,杨举人与白灵二人被判了个秋后处决,想要翻案唯有告御状一路可走。”
“可是顾……顾大人,告御状哪有如此容易?就算杜某肯豁出这条命不要,怕也不太可能告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