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讲:“有一回帮老乡打牧草,晚上坐驴车回来被狼追,一扭头好几双眼睛绿油油……”
“要不,我们还是换个话题?”姜南提议。
“怕喔?”倪女士笑了,“怕也没用。外面真有狼,还能因为你怕它,它就会走掉?”
“那怎么办?”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倪女士说,“就算是狼也咬不穿铁皮,我们在车里该困觉就困觉。”
姜南依言闭眼躺下,三秒后又睁开:“赶猪棍在哪里?”
倪女士没回答,手拍了几下床沿,居然唱起了歌:“全军民,要自立,不怕压,不怕迫……”
很简单的调子,很朴素的歌词,搁在平时会被嘲笑土掉渣,在这样的深夜却别有一种动人力量。
姜南静静听了一会儿,手指也开始有节奏地敲击:“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
倪女士拍拍她的手臂,示意她跟着唱:“……奇儿女,如松柏。上参天,傲霜雪。”
一老一少两个声音融合成一个旋律,从低到高,由慢而快,越唱越有气势,压倒了车外的风雨:“奇儿女,如松柏。上参天,傲霜雪……试看天下谁能敌!”
也不知反反复复唱了多少遍,最后姜南脱力躺下,哑着嗓子笑:“难怪有人说红歌有正能量,能让人摆脱emo……这是什么歌?还真有效。”
“这都不晓得?啧,现在的小年轻喔。”倪女士也躺下来,“南京路上好八连你晓得不晓得?很有名的。”
“不晓得……”
于是倪女士开始讲霓虹灯下的哨兵,讲伟大领袖在建军节那天特地为这个连队题诗,诗又谱曲成歌,传唱全国。
在六十年前从上海去新疆的火车上,这支歌也响彻了每个夜晚。
原本心怀希望,斗志昂扬的少男少女,坐车穿越了大半个中国。包里的蛋糕吃完了,初时的兴奋也减退了。看着窗外越来越荒芜苍凉的景色,心底的忧虑和恐惧疯狂生长。
有人思念父母家人,有人担心适应不了新环境,有人,也有人像那个眼镜被吓掉的男生一样,担忧:“糟了糟了,我们会不会出师未捷身先死啊?”
男生们长吁短叹,女生们靠在一起默默流泪。指导员看不下去,从车厢穿过一人给了一脚,很凶很大声地问他们:“怕有啥子用?困难像大山,还能因为你们害怕了就自动搬走?都把精神打起来,该干啥子就干啥子么!”
倪爱莲心想自己能干什么?那就是唱歌。
十五岁的她,有一把清亮如溪流的好嗓子。歌声划破沉闷,在车厢里流转,很快就得到了四面八方的响应。
他们唱“我是一个兵”,唱“好儿女志在四方,像那天山雪莲斗冰霜”,唱“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尤其爱唱这支“八不怕”的《八连颂》,唱着唱着就好像浑身是胆。
在老人絮絮叨叨的回忆里,姜南的呼吸逐渐平稳悠长,疲倦不堪的眼皮不知不觉耷拉下去。惧怕黑暗,惧怕寒冷和风雨的她,头一回在梦里没有哭着拍打那扇不会开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