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见山就当磨牙用。
他以为能忘记的。
但离开盛京快一个月,每回吃锅巴都能想起她,身上添了两处伤,有时疼的厉害,脑子里就不停地想。
顾见山觉得,把东西都吃完就不会想起来了,但就剩两斤,舍不得吃。
明知道姜棠不会想起他,但还是忍不住想,她做这些东西的时候,有想过是给他做的吗。
肯定想过,不然怎么有甜的。
想过又怎么样呢,她只是想报救命之恩。
而他,能不能活着回去都是回事。
顾见山仰头看着天上的月亮,从前他不知道能不能回去,也没想过,死在战场上也好,胡人常来犯,他得守住这片土地。
现在,他除了想保家卫国建功立业,还想活着回去,这里的将士,最好都能活着回去。
进了六月,西北还没热起来。
向远处眺望,高山上还有积雪,早晚尚能感觉到一丝凉意。
就还剩两斤锅巴,顾见山收起来不再吃了。
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能省一点是一点。
他算着,就算那边有消息,到西北也得半月后了。
徐将军说得不错,唯有等。
六月初,宣礼太监直接来到永宁侯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昭信校尉顾见海于
社稷有功,授武略将军。赏赐绸缎十匹、翡翠如意一对、红珊瑚一盆、玉观音一柄……”
顾见海还在军营,家中的男子都在上职,郑氏替顾见海接的旨。
让南雪给了宣礼太监辛苦钱,郑氏妥妥贴贴地把人送出去,这才带着圣旨回了正院。从始至终,云氏都低着头,态度分外谦和。
韩氏和许氏不明所以,待人散了回自己的院子了。三房升官,跟他们有点关系,可关系不大。
赏赐郑氏让小厮送到了宴方堂,赏赐是不少,但郑氏不是眼皮子浅的人,圣上赏给顾见海的,那就是三房的。
至于这些赏赐是云氏自己留着,还是私下分一部分给四房,那得看云氏自己的眼皮子是深是浅了。
得知顾见海升职,还是升成了从五品的武略将军,陆锦瑶还有些诧异。
按常例来说,顾见海应该升成承信校尉,毕竟做官的多,都是一点一点往上爬的。一下升了一级,看来圣上是真的满意。
陆锦瑶回到宴几堂没一会儿,露竹就过来说三娘子来了。
陆锦瑶:“快请进来。”
云氏带着贴身丫鬟过来的,两个丫鬟,每人怀里都抱着不少东西。
尤其一个丫鬟抱着的还是今儿早上刚见到的绸缎。
云氏笑着走进来,“过来看看你。顺道把我给未来侄子做的小衣裳送过来。”
云氏一个眼色,丫鬟就把怀里的东西交给露竹。
云氏道:“这些日子闲着也是闲着,我就做了不少小衣裳,瞧你爱吃酸的,生下来的应该是个小公子。”
陆锦瑶看着小衣服应是几个月孩童穿的,大大小小的都有,光看着衣服就能想到孩子穿上有多可爱。
这些衣服自然不是云氏闲着做的,每日看账本管家都忙不过来呢,哪儿有闲心干别的。是因为上个月月底她家三爷受了四房的好处,云氏就想准备点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