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夏侯剑客所招揽的三山五岳的好汉也纷纷来投。
一路上,诸葛卧龙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发挥出自己兵祖的本领,短短时间内,将这些绿林豪杰操练成了令行禁止的军队。
一路上颇不太平。
他们一边走一边剿匪。
一路收缴了无数的钱粮,同时剿灭了匪盗中的穷凶极恶之辈,把青壮编入了军中。
就连老弱也一起带走了。
毕竟西陲之地地广人稀,十分荒凉,人口缺额巨大,正需要填充。
就连遇到的几起吃不起饭的灾民也被他们全部给打包带走了。
当地的官员巴不得宁采臣带走越多越好,这样自己的治下就太平了,所以对他的行为一概不管,甚至还积极配合。
这一路拖拖拉拉走了半年,终于到了酒泉郡。
这里除了中心地带,其他地方都是漫天黄沙,郡城是一座矮小的土城,看上去异常的简陋、荒凉。
驻守这里的边军缺额严重,只有一千多人,而且还有一半都是老弱。
边军统领是傅天仇的老部下,在宁采臣拿出傅天仇的信函之后,对于宁采臣格外热情与配合,表示以后唯他马首是瞻。
实际上不配合也不行,宁采臣带来的军队数量比起边军都还要多几倍呢。
更何况他是朝廷名定的边地太守,可以节制边军的。
宁采臣到任之后,开始安顿新来的百姓,同时整饬军队,安插心腹。
在诸葛卧龙的帮助下,很快就稳定了局势,把整个酒泉郡的军政大权牢牢掌握到了手中。
诸葛卧龙提议道:“主公,酒泉郡太过荒僻,想要发展起来,光靠自身是不行的,需要的时间太久了。
我认为可以以战养战,掠夺蛮夷部落的人口牛羊与财富,才是最好的发展模式。
而且主公正好以此建功,可以把整个西陲边地都纳入治下。
另外前往西域诸国的商道,原本也是非常繁华的,无数西域小国的财富就是从这条路流往中原地区的。
不过由于本朝武备逐渐荒废,各个蛮夷羌戎部落崛起,这商道也就渐渐地断绝了。
主公想要用武中原,没有钱财养兵是不行的,所以这条商道也必须打通。”
宁采臣采纳了诸葛卧龙的建议。
周边蛮夷部落听说大宁朝廷派了新的太守到来,纷纷开始行动起来,准备给他个下马威,好方便以后继续抢劫搜刮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