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这新的星系不适合于人类生存,那么要离开就难了。
地球这一千年的流浪,所需要的驱动能量十分庞大。
而这些能量也是来源于地球本身。
所以地球的质量是在不断地减少的。
一旦新恒星系不适合人类生存,想要离开,有需要极大的驱动能量。
地球甚至可能因此而瓦解。
更别说进入新恒星系后的种种辐射危险了。
不过人类高层商议之后,还是决定调整地球运行轨迹。
因为这新恒星系可能有危险,但是原本计划中的落脚点就没有危险了吗?
其实危机是均等的。
既然如此,何不就近原则,寻找更近的恒星系落脚呢?
谁知道这以后的一千五百多年流浪的路上,会不会出现不可预知的危险?
很快,科学家对这张卫星图片进行了分析。
但是即使以目前最先进的计算机,也无法分析出来这星系的具体形态与坐标位置。
于是,新一批的卫星被大量地投放了出去,放出更远的位置去探测那一闪而逝的新恒星系。
同时,人类最顶级的一批科学家组成的科研组,对着目前的天文观测系统进行升级,争取将情况探查得更为清晰。
只是技术的升级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极大的跃迁。
这令众人感到非常遗憾与失望。
若是能够在还没有抵达新恒星系之前,能够对这新恒星系进行具体的观测就好了。
一年后,刘羲再建功勋,他对目前的生物芯片技术进行了升级,令其运算能力大大增强。
这样一来,观测屏幕上面的图片缩放范围,就能在以往的程度上更加增强了上亿倍。
也就是说,原先在观测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图片,可以比以往的缩小放大范围增强了上亿倍。
这样一来,卫星的监测范围也算是扩大了上亿倍。
因此,刘羲被特批进入了这个最顶级的专家小组,标志着他成为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顶级科学家。
又过去两年,刘羲以无可争议的科研实力以及诸多发明贡献,成为了天文观测室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