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俶儿?”李亨一惊,李俶是他能否踏入大明宫,登上太上皇宝座的唯一希望,可千万别出什么事情。
正如李清在废太子时的猜想,李隆基至今也没有立新的东宫,时间是一切事务的试金石,在永王和庆王长时间未能入主东宫后,李隆基的其他儿子也纷纷将目光瞄向了那个令他们神往的殿堂,作为废太子李亨,在他悠闲的背后,也从未放弃过希望。
他的儿子,父皇曾经最看重的皇长孙,又得到高力士全力支持,未必没有入主东宫的可能,为了不连累他,这两年来,他也仅仅见过儿子三次。
高力士见他吃惊,不由微微笑道:“王爷不要吃惊,并没有什么坏事,相反是件好事。”
他沉吟片刻,忽然抬起头望着李亨道:“我今天接到一个奏折,思量了很久,我觉得有件事应该告诉你。”
高力士站起身在房间里走了几步,他注视着墙上的‘松下弈棋图’,半天才缓缓道:“支持广平王入主东宫,我也是受了一个人的影响,他和我一直是此事上的联盟,有时候他的作用甚至还超过了我。”
高力士忽然转过身,眼睛里流露出神秘的笑意,“你猜猜看,此人是谁?”
李亨愕然,比高力士还要有用,会是谁,贵妃娘娘吗?还是李林甫?
“王爷是想不到的。”高力士笑着摆了摆手,“不妨想想天宝四年的上元夜,那一回东宫多了一位太子舍人。”
“李清!”
李亨恍然大悟,随即惊喜的目光又黯淡下来,他轻轻地摇了摇头,李清支持儿子又能怎样,他的能量太小。
高力士见李亨的脸上露出失望之色,自然明白他的心思,高力士也不说破,只淡淡笑道:“我想让广平王去一趟石国,历练一年,不知王爷可舍得?”
‘当!’清脆的钟声在兴庆宫上空回荡,这是皇上午睡已醒来,当值的太监和宫女立刻忙碌起来,端汤奉茶,个个疾步匆匆。
李隆基长长地伸了个懒腰,房间里清凉的微风使他的午睡分外香甜,一觉醒来只觉得神清气爽、精神格外抖擞。
屋外虽然是烈日炎炎,但房间内壁又砌了层冰墙,再加上通风良好,使人感觉到清风习习、凉爽如春,李隆基走到窗前,却意外地发现桌上有一份奏折,他笑了笑,想必是高力士遇到了无法决定的大事。
这是他最满意高力士的地方,有所为有所不为,小事自决或批转中书省共议,大事向自己禀报,孰重孰轻,捏拿得恰到火候。
李隆基的目光落在了奏折的署名上:安西、北庭两镇安抚使李清,他心下一惊,‘难道西域出事了吗?’李隆基当即坐下,急不可耐地打开了奏折.......兴庆宫回荡的钟声也惊醒了在偏殿小憩的高力士,他胡乱地洗了把脸,急匆匆地向李隆基的寝宫赶去,刚到门口,却见房间里传出‘砰!’一声剧响,几个太监吓得闭上了眼睛。
“皇上在发火,阿翁快去吧!”一名老太监从里面跑出,吓得两腿发抖,上下牙关直打颤,“皇上命我去召相国。”
高力士心中有些惶惶然,他知道李隆基会为那本奏折生气,却没想到他会发火到这种程度,高力士弯腰捡起摔成两半的砚台,叹息地摇摇头,这可是楚州进贡的极品鸡血石,百年才见这一方,雕成了龙砚,这么一摔就没了。
他回头从一名宫女手中接过玉碗,小心翼翼地捧着它走到李隆基面前,低声道:“陛下,这是贵妃娘娘亲手给你调制的雪泥,吃一点降降火吧!”
听到‘贵妃’二字,李隆基的怒火略略消去,他阴沉着脸接过玉碗,用小金匙舀了一块凝脂般的雪泥放进嘴里,半天才长长地吐了口闷气。
“高仙芝太张狂,朕实在忍无可忍!”
“目无君上之人,早晚必乱,与其使之坐大,不如早早图之。”
李隆基诧异地停住了金勺,高力士从不肯在政局上轻言得失,今天可是破例了。
“这是大将军的意见么?”
高力士低头道:“老奴怎会随便参与朝政,实在是因为今天皇上的盛怒是这两年少见,老奴也是有感而发。”
“朕何尝不知,为此朕还专门派了监军。”说到此,李隆基不由恨声道:“边令诚每次开战都称病不去,石国发生这么大的事,也不见他的报告,不用说,这狗贼定是吃了高仙芝的贿赂,,还不知有多少事情在欺瞒于朕。”
说到欺瞒,李隆基刚刚平息的火又窜了上来,他想起了前些日子吐火罗叶护的一份上表,称吐火罗诸国年年都派使者到龟兹,一直视大唐为宗主国,大食威胁日重,请大唐出兵共同抵抗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