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眨眼之间就到了十一月份,原本计划送李雪兰和两个孩子回南岩县的。
但是因为葛文斌主动提出来教吴小义识字,所以也就没有那么着急。
本来李雪兰和孩子在自己身边的这段时间里,吴子峰也更加的安心。
扫盲班每天三到四节课,这样对于服装厂的职工来说时间也就宽裕了很多。
几百个职工,里面总会有一些想进步的。
明眼人都清楚,真要是能够得到厂里的重视就可以一步一步提上去。
新厂的翻修整改已经到了尾声,所以新厂的招工也开始在进行了。
“吴老板,目前第一批的招工人数已经达到了两百人,新厂那边也在开始安装设备了!大家都在问,那边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工!?”
李钦作为厂长,这段时间他也是忙前忙后两头跑。
新厂那边工作有了进展,就得回来跟吴子峰汇报。
“阿钦,广市羊城日报那边联系过么?
我想这一次新厂那边举行一个开工仪式!然后请一些贵宾来剪彩!”
吴子峰想利用报社的影响力给自己华茂服装厂做个广告,借着新厂开工的机会打打广告。
八二年年底,论影响力,最大的还是报纸。在华夏国南方,粤省的经济发展无疑是最快的。
论报社影响力最大的是《南方早报》,其次就是《羊城日报》。
前者主要是政府机关的报纸,而后者是综合性报纸。
羊城日报虽然是综合性报纸,不过头版还是时政性新闻。
这也是为什么吴子峰想在羊城日报报社打广告,而不是南方早报。
这个年代,报纸的新闻是社会群体获取时政信息的主要途径。
等到九十年代后获取信息的途径,才从报纸慢慢的转变为收音机。
再到电视机,再到千禧年之后电脑上的互联网,最后才是手机互联网时代。
吴子峰在报社里没有朋友,所以只能没关系硬找。
“吴老板,那边前两天我联系过,可是那边的要价很高。如果要排在头版的话,得要花一笔不小的开支!”
李钦前两天就托人问过,一条头版的广告费用最少得花两千块钱才行得通。
“一条广告费,两千块钱,真他娘的像是在抢劫!”
吴子峰说完这句话后,脑袋也开始飞快的转动起来。
这两千块钱虽然对于吴子峰来说并不算多,但是他可不想把钱花在报社上面。
但凡有机会能够白票,自然是最好的。
“行吧,阿钦,这找报社的事情我来想办法!这几天你着重招聘的工作吧!这一次只招普工,组长以上的管理人员全部由老厂这边抽调!”
吴子峰想到了个好的办法,花钱虽说也得花钱,但是这个钱会花得更加有意义。
而眼下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是招工上面。
“都从老厂调?那老厂这边怎么办?”
李钦没想明白,管理层去了新厂,那这老厂怎么管理呢?
“扫盲培训班的意义是什么?你该不会真的是以为我花这么多钱,就是为了给职工们打发休息时间吧?”
吴子峰看着李钦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