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这般计划也有变数——皇帝固然是可以逼迫臣子违心做事,但臣子也有对付皇帝的手段,那就是装病!而且,越是*纪老迈、地位显赫的臣子,就越是善用这般手段!
李和的岁数也不小了,还是一个老资格的阁老,若是德庆皇帝强迫他接手宗室的事情,他很有可能就会在半路上“大病不起”,德庆皇帝到时候还真拿他没办法,最多也只能削他的官职,但宗室的事情也会一直拖延下去无法解决——周尚景至少有一句话没说错,这件事情确实是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接下来,德庆皇帝又把目光转向程远道、吕纯孝、林维等人,同样是很快就收回了目光。
这些人皆是“新***”的核心人物,官位也足够高,德庆皇帝若是强令他们接手宗室之事,倒也不担心他们会使用“装病”这一招,毕竟他们若是躲在后面,就必须要让朱和坚顶上去,那样的话他们今后在“新***”内也就再无立足之地了。
只可惜,这些人的办事能力不足,德庆皇帝实在不放心让他们担当重任。
就这样,德庆皇帝的目光转了一圈之后,却迟迟寻不到合适人选,不由是心中暗恨,只觉得满朝百官尽皆是不忠不孝、难堪大用之辈,这种时候竟是一个人也指望不上。
而就在德庆皇左右为难之际,朱和坚也是偷偷转头,暗中给“新***”的几位核心人物打眼色,示意他们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
只要他们主动站出来毛遂自荐,哪怕是因为能力不足的缘故而被德庆皇帝拒绝,朱和坚身上的压力也会减轻大半!
只可惜,任谁都知道宗室的事情是一个烂泥滩,今后必然是要背黑锅、担责任,程远道一向惜身,从来都不会主动担责任;吕纯孝如今还记挂着太子朱和堉的好处,效忠朱和坚的立场并不坚定;林维更是一个自私自利之辈,更不会主动背黑锅。。。。。。
于是,这几位有资格背黑锅的“新***”**皆是鼻观口、口观心,**任何要主动站出来的意思,就好似他们根本**注意到朱和坚的眼色。
见到这一幕,朱和坚更是心中暗恨,也愈发是下定决心,今后必须要寻找一些真正的人才为己用。
而就在这个时候,百官队列的中间位置,突然有人站出来扬声说道:“陛下!微臣依然认为,七皇子殿下的皇子身份并不适合担当重任,此乃祖宗之法,不可违背!但如今百官之中无一人愿意主动站出来担当重任,宗室之就这样事拖延下去也是不妥。。。。。。若是陛下您不嫌弃微臣的位卑人轻,微臣愿意毛遂自荐、为陛下分忧!”
听到这一番话,百官皆是愕然,纷纷向着说话之人看去,却发现此人乃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佑伦!
见到王佑伦的主动请缨,满朝百官皆是觉得不可思议,完全没想到一向都是不显山不露水的王佑伦会主动站出来,但德庆皇帝与七皇子朱和坚二人却是心中大喜、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王佑伦的出现,无疑是一举打破了周尚景所营造的僵局。
然后,德庆皇帝与七皇子朱和坚皆是在心里迅速回忆着王佑伦此人的**经历、派系背景。
说起来,王佑伦乃是现任太子太师王保仁的得意门生,德庆皇帝前段时间把王保仁召回京城,就是为了让他辅佐朱和坚,从政治立场来看,王佑伦与朱和坚的利益一致,只是因为隔着王保仁这一层,所以王佑伦还不能算是朱和坚的嫡系势力。
当*王保仁与周尚景党争落败之后,被贬到南京担任南京吏部尚书,然后周尚景就迫不及待的出手清洗了王保仁留在京城中枢的所有朋党,却唯有这个王佑伦能够躲过周尚景的屡次打压而屹立不倒,竟是一步步的升到都察院右副督察御史的正三品官位,足以说明这个人的手段高超、能力不凡!
由这样一个人负责调查各地宗室的罪行,德庆皇帝倒也能够安心。
另一边,朱和坚心中暗喜之余,也是暗暗下定决心,认为王佑伦愿意主动出面为自己顶雷,显然是忠心耿耿,他的过往经历也足以证明能力,这般人物正是朱和坚目前迫切想要寻找的真正人才,今后必须要重用,甚至是引为臂助!
事实上,自从朱和坚的上位迹象愈发明显之后,王佑伦就屡次向朱和坚主动示好,但朱和坚担心王保仁的反应,不敢明目张胆的挖墙脚,态度一直是若即若离。
但如今看到王佑主动请缨伦的表现之后,朱和坚不由是心中有些悔意,认为自己当初就不应该顾忌太多、冷落王佑伦,却是险些错过了一个人才。
就这样,大约是因为周尚景此前逼得太紧,德庆皇帝与朱和坚二人这个时候只觉得王佑伦越看越顺眼。
而就在德庆皇帝与朱和坚各有所思之际,周尚景的目光中闪烁着莫名的意味,却是再次站出来表态反对:“陛下,王大人愿意主动请缨,固然是勇气可嘉,但他终究只是一个右副督查御史,而都察院的副都御史之职一向是无定员,如今足有十一位之多,地位与声望并不显赫,宗室之事又是如此重要,由他担当重任只怕是压不住阵脚,也不能服众!老臣还是认为,调查宗室之事还是交由七皇子出面负责最为妥当!”
德庆皇帝看了看周尚景,又看了看王佑伦,嘴角突然挂起了一丝笑意,道:“王御史愿意为朕分忧,朕心甚慰!周首辅认为王御史的官阶与声望有所不足,并不能担当重任,倒是提醒朕了,说起来。。。。。。王佑伦的资历与能力早就足够了,如今也证明了自己的耿耿忠心,也是时候提拔一下了!
传朕旨意,王佑伦忠心勤勉、勇于担当,堪为百官表率,兹以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赏赐明珠十颗!
另,都察院左都御史杜白、右督查御史吕纯孝二人平庸无能、惯于推诿,当罚之以儆效尤,杜白罚俸一*、改任都察院右都御史,吕纯孝罚俸半*、降为都察院右副督察御史!钦此!”
颁布了圣旨之后,德庆皇帝只觉得自己的这般做法很是高明,不仅是寻到了负责调查宗室之事的合适人选,还顺便敲打了今天早朝上一直是逃避责任、推诿退缩的百官,最重要的是——王佑伦乃是周尚景多*以来一直想要对付的“政敌”,德庆皇帝趁机提拔重用了王佑伦之余,还顺带惩治了“周党”核心人物之一的杜白,也就报复了周尚景今天朝会上与自己屡屡作对的事情——可谓是一箭三雕!
再等到王佑伦迅速领旨谢恩、杜白与吕纯孝二人也是苦着脸领罚之后,德庆皇帝心中痛快,只觉得出了一口恶气,笑着看向周尚景,悠悠问道:“如此一来,王佑伦已是朝廷的正二品的督查御史、三法司魁首之一,周首辅认为他是否有资格调查宗室之事了?”
周尚景似乎是完全没想到德庆皇帝会是这般果断,毫无犹豫的越级提拔了王佑伦,不由是面色沉凝,垂头缓缓道:“有陛下的乾纲独断,老臣自然是无话可说。”
看到周尚景的哑口无言,德庆皇帝更是心中舒坦,再次颁旨道:“既然如此,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再传朕的旨意,任命都察院左都御史王佑伦作为朝廷钦差,最迟明日启程赶往洛阳,接替太子、全权调查福王的乱政违纪之事,各地官府皆是要全力配合王佑伦行事,务必要尽快查明各地宗室的罪名虚实,钦此!”
听到德庆皇帝的盖棺定论,王佑伦表情间满是赤胆忠心,再次出列领命,而周尚景则是垂头返回了百官队列,再也是一言不发。
从表面上来看,周尚景似乎是计划落空了,想要打压七皇子朱和坚不成,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是让他的眼中钉王佑伦讨到了大便宜。
所以,见到周尚景此时的垂首沉默之后,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周尚景这一次失算受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