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经过秀才公的提议,再听胡婶子的话,也觉得非常合理。
确定了逃荒路线和时间。
族长就让王书文把堪舆图拿出来,叫了村长家的童生小儿子一起来,描册,画图,每人身上都揣一份,免得大伙儿中途失散了。
等拿到了堪舆图,大伙儿各回各家收拾东西,相互催促着家里人快背上粮食跑路。
“真要到这个地步吗?”
一位老妇人看了看自己住了几十年的房子,这是她辛辛苦苦一辈子才积攒下来的家当,她曾经还以为,自己能在这里一直住到死为止。
“按理说,就算县城出了事情也有官兵在前面挡着,绝不会对我们这些村子造成影响嘛,为什么我们要离乡?”
她的儿子闻言叹了一口气,这才解释道:“娘,要是这么简单,村长就不会急着让大家赶紧跑了。”
同样的场景发生在村子各个角落,老人们或愤怒或悲伤,纷纷对这片生他们养他们的土地,流下不舍的眼泪。
这天晚上,村子里的人,都带着行李,有的赶着牛车,有的推着板车,趁着夜色,悄悄离开了村子,等第二日下午,其他村子的人上门借粮,进了村子见空无一物人,才知道山水村的人已经收拾包袱逃荒去了。
烈日当空。
黄土漫天的小道上。
一村的人走成了长长的队伍。
前面带路的是村长族长、王书文等认地图,识字的人,后面紧跟着村里的一些青壮年,然后是老弱妇孺。
最后收尾的是村里的猎户屠夫中年男人之类。
胡娟本想买马车,结果因为难民暴动,没买上,只能坐在用油布做了简陋棚子的牛车上,不过好在她把东西大部分收到了超市里,倒是能坐下她们六个妇孺。
“再往前走两里路,就能拐上官道,是汾水县外的官道,按照现在的速度,半月后,我们就能走到汾洲府城。”
“只不过,走上官道,遇见难民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咱们村子里这么多粮食行李,岂不是目标太明显了?”王书文捧着堪舆图预估道,担忧地问自己的爹王厚德。
他们村先前跟着胡婶子,挣了不少粮食,家家户户家当都不少。
“大儿,你去喊后面队伍停下,我们去旁边树下歇着,先吃午饭,补充一下体力。”
“吃饱喝足,遇见难民,气势上没法子压倒对方,也能有力气打架。”
王厚德听了小儿子的话,也有些担心,他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指挥自己的大儿子,王明理。
王明理哎了一声,跑到后面通知队伍休息。
大伙儿找了块儿比较平坦的地方。
“二嫂,秀才公说一会儿我们走官道走十里地,才能入小道是吗?”李香草本就一直跟着胡娟,闻言过来询问情况。
胡娟手上拿着水袋,喝了一口解渴,然擦了擦自己头上的汗,倒不是累的,是热的,她回答:“嗯,上官道是必经之路,不过我们人多势众,应该不成问题。”